时间:2023年6月5日
地点:北沟小学教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活动主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研讨
活动过程:
一、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课标分析与解读: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学习的口算方法和其中渗透的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的思想是后面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以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同时,学习这部分知识,为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优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李悦地说课及反思
各位老师们: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学习的口算方法和其中渗透的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的思想是后面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以及多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同时,学习这部分知识,为学生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准备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学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我将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动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过程。
3.练习促进法:通过有针对性地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我设计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让学生们迅速进入情境,培养学生解题习惯,重视方法养成;然后实践操作,探索新知,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倡导探索性学习,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为了让同学们看清楚,老师把小朋友的小棒搬到了黑板上,先摆出45,再摆3的时候是在哪下面摆更容易理解呢?让学生理解因为这个3表示3和一,5根也是代表的5个一。他们的计数单位是相同的,都是几个一!通过拨计数器,让学生感受相同数位相加的过程,重复其中的算理,更加掌握透彻。
接着算理迁移,理解方法。向学生提问45+30又应该怎样计算呢?让学生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沟通联系,明确算法,进而归纳总结算理。
最后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这节课我们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解决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实际问题,在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在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算十位,再算个位。不管遇到什么题,都要注意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三)不足之处: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最大程度体现。
有些地方老师讲得还是太多,还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观察、讨论、思考的时间空间太少太窄,缺少生生之间的互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还要增加,在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
2、评价语言不可缺少。
表扬性语言不到位,应该表扬具体,让学生知道自己得到表扬的是哪方面,以作出未来努力的方向,还有习题的设置不具备层次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
三、活动总结: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数的组成、比较大小和整十数与一位数简单计算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几组练习让同学们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然后通过校车安全的情境图让学生会读出信息并提出问题,展开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围绕45+3和45+30展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拨小棒得出结果,第二层次是拨计数器进一步感受算法,最后是脱离学具,抽象算法。在这三个层次的教学中,我觉得处理小棒的操作是重中之重,将几根和几根的小棒上下对齐了摆放,这不但向学生揭示了算理,即两位数加一位数,应该先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同时这样的小棒图也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以后布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的真正目的。在小棒图的后面,安排了计数器图,也是想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的算理以及渗透竖式的对位思想。而小棒图之所以安排在前面,是因为小棒的操作同计数器的操作相比,更具思考性。毕竟学生在拨珠时都很清楚加几就是往个位拨珠,加几十就是往十位拨珠。学生对数位对齐的思想认识由此而来。
本节课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课堂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包括回答问题语言组织完整,说话有理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