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新闻发布会 > 文字实录

2023年6月5日烟台市2023年以来天气气候概况和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日期:2023-06-05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字号: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6月5日举行烟台市2023年以来天气气候概况和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烟台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磊,烟台市气象台台长栾东红,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烟台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发布会主要向大家介绍我市2023年以来天气气候概况、汛期气候趋势预测的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烟台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磊先生,烟台市气象台台长栾东红女士,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女士。

下面,请石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烟台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石磊:

现场的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借此机会,对大家多年来对烟台气象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2023年以来天气气候概况、汛期气候趋势预测情况。

一、 前期天气概况

今年1-5月,烟台全市平均降水量86.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6.3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其中1月、4月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尤其2~3月为异常偏少,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3.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8.7%。

今年1-5月,全市平均气温8.6℃,较常年同期偏高1.4℃。其中,3月上旬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了6.2℃,为历史同期最高值。

二、 汛期(6~9月)天气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今年汛期(6~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500~550毫米,较常年(445.1毫米)偏多1~2成;平均气温24.0~25.0℃,较常年(23.7℃)略偏高。

预计雨季于7月上旬开始,较常年略偏晚,9月上旬结束,接近常年。汛期有1~2 个台风影响我市及邻近海域,可能给我市造成暴雨洪涝灾害和大风天气。

具体预报如下:

6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80~90毫米,较常年(71.7毫米)偏多1~2成。全市平均气温为23.0~24.0℃,较常年(22.6℃)略偏高。

7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80~200毫米,较常年(164.0毫米)偏多1~2成。全市平均气温为25.5~26.5℃,接近常年(25.6℃)略偏高。

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0~190毫米,较常年(156.1毫米)偏多1~2成。全市平均气温为25.5~26.5℃,较常年(25.4℃)略偏高。

9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为50~70毫米,较常年(53.2毫米)偏多1~2成。全市平均气温为22.0~23.0℃,较常年(21.4℃)略偏高。

汛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有短时雨涝灾害。有1~2周时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有持续高温天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夏伏旱。另外,夏季也是我市强对流天气多发季节,容易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烟台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石局长的全面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

凤凰网:

气象监测预警信息是我们防范自然灾害的第一道防线,烟台在提高气象监测预警能力,保障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哪些成效?

烟台市气象台台长 栾东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近些年,随着全球大气候的变化,烟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已成常态,台风、暴雨雪、强对流、大风等影响严重的天气过程明显增多,对烟台的交通、海洋、农业等影响日益增大,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凸显,烟台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救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大力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为烟台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贡献气象力量!

基本建成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管理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不断增强,实现省市县灾害性天气短临预警业务一体化。基本建成无缝隙、精准化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时间分辨率达1小时,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更加准确。“烟台果业气象服务中心”和“烟台海洋气象预警中心”的建设在服务保障果业和海洋产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

建立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机制。烟台气象部门积极融入和服务烟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广大公众、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气象服务,与应急、水利、城管、公安、交通、海事、海洋渔业、农业农村、住建、教育、文旅等部门密切联动,精细服务重大灾害性天气,准确应对森林火灾、海上应急救援等突发事件,圆满完成海上卫星发射、山东旅发大会等活动保障,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服务“三农”和城市生态建设。气象预警信息通过烟台发布、新浪微博(山东烟台预警发布)、烟台气象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及广播、电视等走向千家万户。

大众日报:

最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国各地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增多,气候变暖对烟台的天气有什么影响?

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姜俊玲:

近年来,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全球变暖以及由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恶劣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大量物种灭绝、全球性和地区性粮食短缺等,可以说,气候变化正在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世界气象组织《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15年至2022年是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8年。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我国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根据气象观测数据的分析,近几年烟台天气也有明显的变化。

降雨增多,温度升高。2019年以后,烟台汛期降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2022年汛期,全市平均降水量达745.4毫米,是1965年以来最多的年份。今年1-5月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4℃,为历史同期第二高值。

降雨时空分布更加不均。少雨期干旱加剧,多雨期降水集中。2022年汛期旱涝急转,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和9月中旬。暴雨开始早、结束晚,今年4月上旬,烟台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降水,最大降水量达106.2毫米,而去年10月上旬,烟台仍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较常年明显偏晚。

极端天气多发、频发。最近几年,烟台极端气候事件也呈现多发态势。2021年国庆假期出现强冰雹,观测到的冰雹直径创下新的纪录,2022年9月的梅花台风,也是创下登陆季节最晚、近10年降水最强等多项纪录,今年以来,烟台出现5次沙尘天气,也是达到了近10年最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将成为常态,市气象台将秉持“百分之百准确难以达到,百分之百努力必须做到”的理念,捕捉极端信息,做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服务。

胶东在线:

烟台今年汛期降水将偏多1~2成,针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气象部门做了哪些准备?

烟台市气象台台长 栾东红:

汛期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烟台市气象局按照烟台市委、市政府和山东省气象局的统一部署,早动员、早准备、早安排,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汛责任,积极做好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烟台市气象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以高质量气象服务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需求牵引、多方协同发展,强化“第一道防线”意识。在汛期到来前,进行广泛动员、深入检查督导、演练应急预案、畅通服务渠道、开展技能培训,检修维护装备,做到“组织、制度、装备、技术、人员、应急”六到位。

密切监视天气,及时预报预警。鉴于汛期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影响降水的因素也非常复杂,尤其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气候预测不确定性大。气象部门将进一步提高预报预警能力,严密监视天气气候变化,加强分析研判,滚动订正天气预报,及时发布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天气预报一直都是社会公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夏季,天气变化很快,还有2天就高考了,广大考生和家长都非常关注天气情况。大家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及时获得最新的天气信息?

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姜俊玲:

市气象台每天实时跟踪监测天气变化,每天早中晚三次对外发布最新气象预报,广大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拨打12121声讯电话或者关注“烟台气象服务”公众号随时获取最新天气预报信息,也可以关注“烟台发布”“大小新闻”“烟台时刻”等新媒体和平台信息,第一时间掌握天气情况。

烟台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提问环节就到这里。

各位记者朋友!

刚才,石局长向大家介绍了我市2023年以来天气气候概况和汛期气候预测。栾台长和姜首席围绕我市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气候变暖对我市的影响、和应对今年汛期的准备工作情况等方面,回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发布内容,发挥各自的平台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报道好我市气象部门在防汛抗旱等工作的亮点成效和工作举措。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想要采访的内容可以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相关文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