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海阳市小纪镇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日期:2023-06-30     

字号:

一、落实课程实施

1.落实课程设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精神,开足开齐开好劳动课程。义务教育段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制度,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专题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情感,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基本劳动能力;注重项目内容的可行性、引领性,体现学段建间的纵向衔接与递进关系。

2.落实课时安排。我校劳动课程的课时安排为每周1课时,四个级部课程安排全部进课表、进课堂。根据我校实际实行“1+1+1”劳动课时即每周设置1节“劳动”必修课每学年把十月一假期设为集体劳动周,每周设置“1”时课外和校外劳动时间。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3.加强学科融合。要坚持劳动课程与各学科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劳动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建构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项目。在德育、语文、道法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培养,在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训练,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团队活动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4.加强家校社共育。坚持校内外相结合,创新劳动课程的实施方法,提升劳动教育效果。要鼓励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要加强家校合作,转变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的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成为做好劳动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协助者。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和美化,普及校园种植,让班级、学生认领绿植或“责任田”。要积极组织开展校外劳动,加强与社区、村(居) 联系,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学工学农劳动实践。

5.加强基地建设。推进“1+1+1 基地建设”,我校建设1处校内劳动基(园)地(教师值班室后的基地),1 处校外挂牌(或协议)劳动实基地(小静电设),分用 1处校外“社会实践大课堂”或市级劳动实践基地、中小学研学基地(海阳市图书馆),通过自建、共建和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等方式,加快劳动实践教育场所建设。

6.加强劳动清单驱动作用。以劳动清单制度驱动学生完成基本的课外、校外劳动任务。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劳动时长要求与学校实际,坚持育人为本、明确每天不少于 30 分钟劳动的要求,确保学生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 2至3 项生活劳动技能。引导学生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由劳动频次增加到观念提升的过程,逐渐养成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等劳动品质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7.劳动清单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学生劳动教育保障机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劳动课程中心或教研组,具体承担劳动课程实施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切实履行好组织者、推动者、执行者的职责。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积极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二)加强师资保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劳动教研活动,指导教师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对劳动课程进行整合实施。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聘请家长、校外活动场所指导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社区人才资源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三)加强安全保障。建立健全劳动实践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完善劳动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制度、风险防控预案和应急与事故处置方案。要强化风险意识,认真研判劳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劳动教育基地的安全设施建设,按照中小学安全规范标准配备“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劳动安全。

(四)注重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实践教育典型经验、典型案例,讲好海阳市新时代劳动教育故事,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督导考核。学校根据教师平时的教学以及学生在实践教育方面的表现,将成绩纳入教师考核,将学生成绩计入学生实践成长档案。


海阳市小纪镇初级中学

2023年6月30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