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我校在教育和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紧扣“新时代品质教育”这个主题,落实“五年习惯,阳光一生”学校核心教育理念,以“党建引领、德育为先、强基固本、育阳光人”为总体工作思路,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学校各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安全首位,优化防范措施,全力筑牢学校安全防线
(一)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校上下逐级负责,全体教职工一岗双责、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机制。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消防、防溺水、防踩踏、防欺凌、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心理与生命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专题教育。坚持“1530”安全教育措施,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演练,如:防拥挤踩踏、火灾、地震、校车逃生等安全应急疏散演练。
(二)加强了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每学期开学前集中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日常工作期间,建立安全隐患日查、周查、月查的安全隐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学期对学校及所属幼儿园进行了6次安全集中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建立安全排查问题台账,限期整改。
(三)学校与学生家长逐级签订安全责任状,健全安全档案,抓好学生的交通安全。学校不定期召开司机和跟车教师会议,对校车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开展校车安全逃生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加强对学生乘车情况的监控;每辆车的分管领导每月召开本车跟车教师专题会议,总结上月跟车情况,行车安全情况和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强调跟车安全注意事项,排除校车管理安全隐患。
(四)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新学年为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在早上学、晚放学等重要时间节点和校园周边重要路口路段增加值班领导和教师,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学校与当地派出所和驻村签订联防责任制,对学校内部重点区域安排教师进行安全导护。建立健全节假日及重要时期的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制,24小时值班制度。制定并落实学校、部门和个人安全风险清单,印发到各办公室和领导教师手中,组织教职工学习落实。
(五)传染病防治和心理健康安全。为了确保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开学初安排专门人员对全校师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摸排,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密切关注重点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一步研究落实“减负”工作,减轻师生心理压力。
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季节,学校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平日坚持做好消毒、通风、保温、体育锻炼,没有因为传染病流行而出现大面积传染情况。
二、以教学工作为重心,强基固本,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规范化办学,继续以常规为本,深化课堂教学研究,紧紧围绕教研室的学期工作要点、各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和学校特色发展的总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品质阳光课堂”的研究为切入点,以科学管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保证,坚持精神引领和制度引领,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开展“青蓝工程”,狠抓教师学科素养与教学素养,加快教师成长步伐,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培育“品质阳光新教师”,培养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品质阳光新学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家长满意的“品质阳光新学校”。
全校各学科课堂教学重点进行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 打造阳光品质课堂”的课堂系列研讨活动,并进行了校级“教学大比武”活动,推选出优秀的课堂推送参加“教学大比武”海阳市赛活动,参加比赛教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张燕老师执讲的数学课堂在海阳市赛中再次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孙云霞老师执讲的的道德与法治课、宋尚磊的科学课;黄晓芳老师的英语课,姜海燕老师的语文课均获得海阳市“教学大比武”优质课。
三、坚持师德为先,纪律保障,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明确师德建设责任,提高使命意识。学校在寒暑假中以分散学习和集中培训、面对面讲座等不同形式,组织教师有步骤、有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操守和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每个教师严格规范教学行为,自觉遵守师德规范。
(二)完善师德建设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学校将加强师德评价机制建设、师德考核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开展廉政“谈心谈话”、廉洁从教专题教育、签订廉洁从教、抵制从事有偿家教、抵制“谢师宴”“升学宴”等承诺书,建立系统、规范、操作性强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不断丰富教师的道德素养,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三)搭建师德建设平台,提升师德形象。每学年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教育活动、师德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开学第一课”师德教育活动、开学典礼教师宣誓等,围绕师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搭建平台,不断挖掘潜力,整合师德建设的各种资源,强化师德形象,做社会、家长、学生满意的新教师。
四、抓住特色工作,多措并举,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工作
(一)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明显
“五年习惯,阳光一生”是我校的育人理念。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生德育的奠基工程。上学期、我校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把学生习惯培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点:
一是行为习惯方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善了《龙山街道学校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实施方案》、《龙山街道学校学生良好习惯督导检查细则》。重点围绕“上下学秩序、课前活动、课间纪律、课间活动、个人卫生、室内卫生、室外卫生、文明礼仪、晨读午练、就餐纪律”等十个方面进行教育培养。成立“文明班级”文明监督岗,每日检查评比各班级习惯养成落实情况,每月评出“文明班级”,表彰“文明之星”。
二是学习习惯方面,学校确立了“强基固本”的总体教育思路,并以此作为创建学校特色工作,继续深入实施以培养学生学科基本素养为目的的 “学科基本能力天天练”活动。活动从去年开始设想到活动启动,到今年的逐步改进、深入落实,经历了一段时间,逐步趋于成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书写水平和计算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科学实验能力等普遍有了提高,在平日的作业和练习中都能明显体现出来。
三是课前准备习惯,为了规范学生早晨到校到上课期间的自主活动,学校设定程序,选班试点,模式学习,然后推广全校各班进行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以诵读、歌声、韵律操和课前学具和情绪准备为主要的课前准备活动逐步得到了巩固,学生的一日常规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补充,尤其是早晨的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开始一天的学习,心情愉悦,开心幸福。
(二)多彩的德育主题教育
一是坚持德育常规活动,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开展好“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举行“童心向党”为主题的开学典礼暨“双常规月”启动仪式,对新学期德育、教学、习惯养成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号召大家在新的学期不断进取,勇于挑战。
每月一次主题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文明诚信、行为规范等教育。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培养了意志品质。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新一届大队委竞选、少先队组织的建立、开展了以“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为主题入队仪式、队列队形比赛、我和祖国、家乡合个影、少先队员网络知识学习、我为家里办实事等系列活动。
三是以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拓展延伸德育内容。开展了 “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九一八举行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爱国教育,开展以“祖国发展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及抗美援朝精神宣讲活动等。
(三)艺体活动丰富多彩
根据艺术科工作要求,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综合艺术月活动中舞蹈节目获得一等奖、合唱节目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六一期间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落实并开展了“歌声满校园 唱响主旋律”校园合唱活动,做到天天有歌声、班班有活动、人人会唱歌;积极输送优秀书画作品,参加海阳市教育系统第四届迎新年书画展,同时在2023年元旦到来之际举办了第三届“庆元旦”师生书画展。
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的艺术特长成长有活动、有社团。本学期,根据学生特长爱好需要,我校成立了足球、篮球、合唱、舞蹈、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绘画、扭扭棒、衍纸画、十字彩带绣、经典诵读等十几个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有计划、有方案、有落实、有记录、灵活选取活动内容、固定活动时间,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爱好特长,期末进行了一次社团成果展示(展评)活动。
过去的一年是学校工作从积极探索走向不断成熟、规范、完善和进步的一年,今后,我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发扬“同心拼搏、志在超越”的学校精神,继续脚踏实地抓教学,全力以赴提质量,精益求精育特色,努力实现学校工作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