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莱阳市古柳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日期:2023-06-28     

字号:

本学年,我校“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二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以“振兴梨乡教育为目标”;抓住“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安全稳定”两个重点;强化“正风肃纪”“改革创新”“加大投入”三个保障,积极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工作,深入开展以“正风肃纪、规范提升”为主题的作风整顿活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保障校园安全,加强精细管理,建设书香校园,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持续开展习惯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

(一)以儿童才艺展示为契机,以表演、读书、书法、绘画、器乐、科技、体育为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展示活动,培育高雅校园文化。同时,充分利用少先队组织,首先精心办好每一期升旗仪式、黑板报。其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明理、晓行,最后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帮助树立“诚信做人、认真做事、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关心集体、勤俭节约”等良好的习惯品质。

(二)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国学阅读活动。坚持“推荐阅读书目”、古诗文诵读和课余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文化经典诵读》《小学语文阅读》、《弟子规》《唐诗.宋词》等阅读资源,通过图书角的自由读、阅览室的开放读、寒暑假的集中读、交换读培养阅读兴趣,通过童谣征集、故事续编、日记体见闻等写作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内心感受,引导学生享受情感体验的快乐。

(三)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常规建设,通过开展“安全第一课”、“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月”、“安全教育日”等活动,加强经常性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落实各项安保措施,完善并利用好校园安全通讯信息网,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打造“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校园安保防控体系。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一)通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视频培训等形式,鼓励教师与专家接触,和学术对话。通过开展读书学习、学术报告、案例研讨、经验交流、典型示范、优质课评选、校际联研、外出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全力推广“12学”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以行政手段强化师生的运用和学习手段,推进课堂使用模式的改革,真正让学生在抢答、讨论、反馈、记录和错题再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使用近一年来,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习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三)加强学科教研组教学研究力度。每周二和四作为学科教研组教研活动日,雷打不动,推行“三课”制度,即:汇报课(青年教师)、达标课(老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无论是随堂课、研究课还是公开课,坚持听评结合,并实行推门听课和录像反馈,让教师在听评课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

(四)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实行“减负增效”。依据相关规定,每位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倡导分层练习。杜绝不假思索,作业照搬照抄,机械重复现象,避免作业布置的随意性,作业设计突出“五性”:拓展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教导处每月对教师的备课、作业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并建立健全检查、备案、审批、检测、问责,公告制度。单元测试要求每个单元必须进行测试,并进行有效的单元质量分析,及时的进行查漏补缺。

三、行政助推教科研,加强小课题研究

学校加强小课题管理,小课题申报鼓励 “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以教师为本位”到“以学生为本位”、“以模式教学”到“开放教学”观念转变的课题,以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为本年度小课题研究的主方向。小课题本着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原则,从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学校德育、班主任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申报。各科小课题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值得研究的问题,加以提炼进行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以学生为本,开展研学旅活动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两次集中研学旅活动,一次是三年级学生清明节走进红土崖烈士陵园,一次是四年级全体学生走进白垩纪地质公园,研学旅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莱阳大地的飞速发展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深入开展以“正风肃纪、规范提升”为主题的作风整顿活动。在广大教师认真执行“教师十不准”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创新、务实”作风,严禁有偿家教,结合学校的政治学习,从“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学校”三个层面展开,分“学习讨论、对照检查、整改提高、总结表彰”四个阶段进行。结合每月的班主任考核、评选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活动,树立了一批受学生爱戴、受家长欢迎、受同事佩服、让领导放心的先进典型。本学年,为激发教师潜能,强化个人特长,通过发现教师在工作中显现出的闪光点,予以强化与彰显,使所有的教师张扬各有所长的优势,形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六、坚持科学管理,追求发展高效益。 

首先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和维护班子团结。能容人、容言、容事,记人之功、谅人之过、容人之短、学人之长,强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共识。二是倡导教师弘扬学习之风。加强条线管理理论的学习,成为岗位工作的行家里手;加强现代教育思想、先进教改经验的学习,成为教学工作的精兵强将。加强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的学习,努力提高驾驭分管工作的水平,做到客观分析新情况、灵活研究新问题、大胆开拓新思路、努力达成新成效。三是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做到爱业、敬业、乐业。继续加强教师培养,通过外出培训、网络研修、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引领教师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增强能力,提高水平

七、抓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一)以教学“六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阅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认真组织课外活动)为要求,加强对常态教学的管理,强化“高效课堂,强化质量意识。开发利用校本课程《好习惯伴我成长》系列教材、形成办学特色,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开展校内的教学调研活动,实行“随堂课”调研,调研时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主要学科基础知识及育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全面深入地分析调查过程中的得失。

(二)以校本培训为手段,促进师资水平提高。学校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与专家对话和横向交流。本学年派出教师观摩学习20多人次。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学术研讨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说课、粉笔字、演讲等教学基本功比赛,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八、认真落实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提升师生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到整个素质教育工作之中,把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模式。

(一)在师生中开展“啄木鸟行动”,积极带动学区内的企业、商铺门头、标语做到规范用字。

(二)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综合管理内容,以文明学校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三)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纳入师资管理要求,向全体教师发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倡议,领导班子带头使用普通话,并接受老师监督。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教师普通话等级测试,目前教师普通话测试均达到合格。

存在的不足在于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式创新不够、氛围不浓等不足。今后的工作中,将加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不断促进我市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再上台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