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6月25日举行2023年度全市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邀请了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修晓明;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亚朋;烟台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工程二科科长李永刚,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烟台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修晓明先生;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孙亚朋先生;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工程二科科长李永刚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2023年全市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修晓明副局长介绍有关情况。
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修晓明: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城建重点工作的关注与支持。2023年,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方面主要从加强城市疏堵保畅和打造精致舒美活力城市两个主题着手,重点打通城市路网“内”循环,加强城市核心区片扩容提质,补充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短板。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工作进展:
一、城建重点项目总体情况
2023年,全市共实施城建重点项目403项,续建163项,新建239项,总投资33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9.61亿元。其中,中心城区范围内实施城建重点项目291项,总投资2511.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7.7亿元,分别占全市投资比重为75.25%、72.92%。上半年,全市已经开复工项目271项,完成投资422.1亿元,开复工率67.1%,投资完成率51.5%,同比增长分别为17.1%、11.5%。
二、具体实施情况
(一)全面实施疏堵保畅工程
2023年,围绕解决城市“跨区堵”“片区堵”“热点堵”问题,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统筹跨区道路和城市快速路建设,解决“跨区堵”。积极推进跨区主次干道建设,促进城市干道路网能级提升,构建区间快速通达交通廊道。2023年,我市计划启动总投资353.42亿元、总里程约109公里的快速路、主干路18条,次干路48条;年度计划投资37.87亿元,改扩建道路27条,包括对通世南路、幸福中路、宁海大街等道路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完成改造里程约36.85公里。启动蓁山路西延、青年南路南延建设,加强芝罘、福山两区互联;结合“一横”快速路建设,打通福山区与黄渤海新区间的泰山路、河滨路等9条道路,加强两区互通。
二是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加强片区配套路建设,解决“片区堵”。完善片区路网,畅通城市微循环。2023年计划总投资15.33亿元,启动双河东路、金斗山路南段、新城大街东段等22条道路建设,年底前打通16条,打通断头道路里程约20.5公里。同时,聚焦幸福新城、烟台南站周边片区、黄务片区、福新片区、牟平西拓区与蓬莱西拓区等片区拥堵问题,启动芙蓉路、冰轮路北延、云龙山路西延、钟家庄地块配套路、留香园北侧配套路等12条配套道路建设。
三是结合热点地区拥堵特点,采用定制化方案综合施策,解决“热点堵”。聚焦民生热点,改善重点区域交通拥堵状况,结合热点区域特点,分别制定交通缓解方案。学校区域方面,结合停车场建设,解决御龙山学校、国翠小学、莱山实验二小等学校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医院区域方面,已完成烟台山医院东院区交通综合治理示范,年内启动万科翡翠观海配套路建设缓解区域行车压力;商圈商业街方面,依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编制的烟大商圈及周边地区交通改善规划方案,开展烟大商圈交通综合提升示范项目。
截至目前,全市路网建设新改建市政道路已开工建设50条,丁字路、断头路已开工建设11条,其余道路有序推进前期工作。
(二)打造精致舒美活力城市
以“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为目标,加强城市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为目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弥补城市医疗、教育、文化配套短板,全力打造精致、舒美、活力的滨海都市。
1.“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方面。继续推进山海步道工程,达到“通山、达海、穿城”的总体目标;全面打造公园城市,年内计划启动大南山公园、体育公园提升改造、庙山公园、庙后水库湿地公园、虞美人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南山公园提升改造等22处城市公园及山体公园,中心城区新建21处口袋公园;全面优化城市夜景布局,梯次推进观海路、滨海路、迎春大街等中心城区道路及两侧建筑、商圈亮化改造,提升滨海都市夜环境;全面排查中心城区老旧管网情况,推进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和积水点位、雨水泵站改造及河道清淤维修工程,实现全市地下管线“一张网”,保障城市管网运行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123项品质提升类项目已开(复)工建设88项。其中,市级负责的庙后水库湿地公园已完成招标,进入施工阶段,7处口袋公园已全部启动建设,虞美人广场已向市民正式开放;主城区夜环境改造提升以及隧道亮化工程也已完工收尾,全面向精致化、精细化的城市建设转变。
2.“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方面。聚焦补齐教育医疗短板,2023年计划新建中小学、幼儿园以及职业学校39所,年内启动芝罘区 区委党校、新城小学等学校建设,重点推进烟台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莱山院区、八角湾国际医院、市中医院幸福新院等26所医院建设。聚焦烟台特色文旅项目打造,推进太平湾—烟台山一体化改造提升、崆峒胜境等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朝阳、所城里历史文化街区已拆迁范围改造工作。聚焦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套子湾、辛安河等16项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内万华化学—河海综合智慧能源投产使用,实现居民清洁供热。
截至目前,全市134项公共服务类项目已开(复)工建设96项。其中,市级负责的奇山医院扩建项目、市中医医院扩建项目、市中医医院幸福新城院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莱山院区、市公共卫生综合实验基地、市妇幼保健综合楼项目等6个医院,朝阳街、所城里以及崆峒胜境项目正按既定施工计划推进。进一步弥补城市短板,对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烟台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感谢修局长的全面介绍,刚才修局从加强城市疏堵保畅和打造精致舒美城市两个主题做了充分的解读,请大家宣传报道好。
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烟台日报:
道路畅通,既是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标志,同时也是丈量老百姓心中幸福指数的标尺,打通丁字路、断头路,更要打通市民心中的幸福路。为解决这一民生问题,烟台市丁字路、断头路的计划和当前的进展是怎样的?
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 孙亚朋:
为全面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市委市政府于2022年正式启动疏堵保畅工程,并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进疏堵保畅工作。其中,2022年已打通22条丁字路断头路;2023年烟台市计划再启动22条丁字路、断头路建设,具体包括芝罘区2条,分别为:五卒山北路西段、祥和中学南侧配套路;福山区2条,分别为华发观山水配套路、规划横二路(东华街);莱山区2条,分别为双河东路、金斗山路南段;牟平区5条,分别为新城大街东段、新区北街、师范路、牟兴路、南华街;黄渤海新区5条,分别为台北南路、厦门大街跨柳林河桥、厦门大街(八中南门-湘潭路)、郑州路(开封路以东)、郑州路(成都大街-拉萨大街);高新区3条,分别为海天路、杏山路、马山村路;蓬莱区3条,分别为裕民路、登州东路、海市西路。
截至目前,22条丁字路、断头路已开工建设11条,其中,福山区2条,分别为:华发观山水配套路、规划横二路(东华街);牟平区2条,分别为新城大街东段、新区北街;黄渤海新区4条,分别为:厦门大街跨柳林河桥、厦门大街(八中南门-湘潭路)、郑州路(开封路以东)、郑州路(成都大街-拉萨大街);蓬莱区3条,分别为裕民路、登州东路、海市西路。剩余11条道路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按照计划,16条道路预计年底前打通,剩余6条道路跨年度实施。
胶东在线:
市政府着力打造精致舒美的活力城市,启动实施了一批城市公园、口袋公园以及夜环境优化提升类项目,市级层面开展了哪些项目?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 孙亚朋: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加快城市品质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烟台市计划实施品质提升类项目123项,全力打造精致舒美的活力城市。其中包括虞美人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等22处城市公园及山体公园、芝罘岛大疃游园等21处口袋公园,以及观海路、滨海路等3条城市主干道路夜环境优化提升项目。
截至目前,市级负责的虞美人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已基本完工,于6月10日正式面向市民开放;庙后水库周边环境整治、机场路立交桥周边环境提升、主干道路老旧绿地改造等工程均已启动建设;7个口袋公园已建成1个,剩余6个正在进行苗木栽植、园路硬化等工作,总工程量已过半;主城区夜环境提升工程中,涵盖了观海路、滨海路、迎春大街两侧330个点位,全部完成优化提升;市区胜利路隧道、黄金顶隧道等10条隧道亮化提升工程已完工收尾,城市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凤凰网: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日益凸显。要改善民生、保证社会稳定发展,就需要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2023年市级启动了哪些重点项目?目前全市整体进展是怎样的?
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工程二科科长 李永刚: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涉及医疗、教育、社会福利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今年,全市计划实施公共服务类项目134项,现已开(复)工建设96项,其中包括31所学校、26所医院、39个文化及市政配套类项目。
目前,市级负责的奇山医院扩建项目、市中医医院扩建项目、市中医医院幸福新城院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莱山院区、市公共卫生综合实验基地、市妇幼保健综合楼项目等6个医院已全面启动建设;老年福利中心三期正进行精装修、室外配套及安装收尾工作;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二期工程、烟台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朝阳街、所城里以及崆峒胜境项目均有序推进建设。
大众日报:
中心城区部分建设年代较早的路口在早晚高峰期存在拥堵情况,在改善交通秩序、缓解交通压力方面,市级层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哪些重点交通路口有改造计划?
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工程二科科长 李永刚:
近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烟台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部分年代久远的主要交通路口无法满足高峰期行车通行需求,造成中心城区早晚高峰期拥堵严重。为此,市级层面牵头实施了路口渠化项目。今年计划实施路口渠化7处,分别为胜利南路与凤鸣路路口、红旗中路与胜利路路口、只楚路与新桥西路路口、化工路与幸福南路路口、观海路与杏林路路口、学院路与华庭路路口、滨海中路与天成北街路口,通过延长转弯及掉头车道长度、增大路口转弯半径、调整平交路口布局、增加掉头车辆蓄车空间等方式,进一步缓解拥堵路口交通压力,提升主要路口节点景观,全面提高行车通畅性及行人过街安全性。
烟台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 赵向阳:
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感谢现场记者的提问,和三位发布人的详细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城建项目事关城市未来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市品牌形象。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对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记者朋友围绕今天发布内容,发挥各自的平台优势,采取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报道好我市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的亮点成效和工作举措。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会后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