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家乡产业 感悟劳动魅力
----劳动教育:走进海阳市天工塑胶有限公司
作 者:张凤兮 指导教师:张艳红
【劳动基地】
海阳市天工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座落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海阳市,地处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海陆发达,主要生产柔性集装袋、塑编袋等塑料包装制品,生产线引进自台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品用途广泛,装载量大,运输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产品以外销出口为主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山东省生产集装袋的大厂家之一。
【劳动实践背景】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高中生已经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围绕丰富的职业体验,开展生产劳动。
同学们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通过走进工厂劳动活动,不但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价值,激发潜在的劳动热情。
【劳动目标】
一、劳动观念:通过走进工厂劳动活动,引导我们树立劳动最光荣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二、劳动能力:通过开展工厂劳动活动,帮助我们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了解企业文化,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准备。
三、劳动精神:通过走进工厂劳动活动,培养我们吃苦耐劳,技高心细的劳动精神。
四、劳动习惯和品质:我们进一步了解“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劳动实践能力。
【劳动准备】
一、确定要去工厂实地查看并事先于联系人沟通好时间,商定活动相关事宜。
二、前期对工厂的资料准备,了解产品、生产流程及企业文化。
三、活动道具:口罩、健康码、隔离帽、笔、笔记本等。
【劳动过程】
一、考察、确定劳动工厂
因时间原因,指导老师提前去工厂联系了后期活动的相关事宜。走进工厂,联系工作人员杨经理,走进车间,熟悉生产流程,产品运输,相关安全问题等,为我们实地活动做好前期准备。
二、组员分工、活动准备
小组同学通过资料查询、宣传片、走访工人,对天工塑胶也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加深对该公司的认识。共同做了活动准备。
组员分工:
张凤兮负责活动的组织、总结。
隋鑫缘、隋雪靓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
李康睿、盛春炜负责活动的准备。
三、实地劳动
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同学们在认真做好个人卫生及防疫措施后,来到天工塑胶有限公司工厂生产车间,现场观摩了工人加工吨装袋、集装袋的生产工序、操作技巧和技术要点,学习了如何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操作工序的策略和方法。
上料——抽丝——圆织——覆膜——裁剪——缝合——定型——打包
在工人讲解了操作要领后,同学们兴致盎然,进行了除尘 、打包、覆膜裁剪的实际劳动。
缝合完以后,大吨包需要折叠打包。在师傅的演示指导下,我们学习折叠要领,底部平铺。四边对齐,袋口合缝。中间出现一点小问题,标签不允许折叠,我们没有注意。
互动式学习普及了现代工业生产科学知识,也为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奠基。
四、总结拓展
总结:“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走进工厂进行裁剪、覆膜、打包,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工人们工作的辛苦,感悟到只有保持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此次活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把课堂所学和课外实践有机融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丰富社会阅历,激发劳动乐趣,提升综合素养,促进我们全面成长。
拓展:同学们从劳动中看到材料、袋型。想到实际生活中,手提袋的设计,可以多次使用。降低塑料袋的使用。设计了带有剪纸图案的手提袋。把倡导环保的理念融入其中,把劳动中的创新精神运用到生活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今后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