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教体局文件精神,为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深入开展教研教学活动,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能力,我校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此次活动以达标课为载体,突出“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提高了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引导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高度重视,积极谋划
我校根据教育局达标课活动安排,于9月初制定并完善了学校达标课活动方案,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达标课活动领导小组和考核小组,之后按活动方案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此方案和各课型标准及课程标准学习。教师从学习中明确了达标课目的,理论水平也有所提升。从9月5日至10月13日,共有13个学科,85名教师授课。全体一线教师参与了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高,业务素质也有所提升。
二、扎实开展,成效显著
1.教师思想认识到位,课前准备充分。
每一位授课老师都为这次活动做了精心的准备。大家态度认真,准备充分,都能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设计较合理,层次分明,教学目的明确,展示了自己的最佳水准,涌现了不少好课。教师都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上课,说明我校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力和制作课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不少接近50岁的老师,希沃白板的运用几乎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2.注重了对教材的拓展与延伸。
大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资源意识。教学时注意以教材为凭借,适当引进相关资源,适当拓宽教学途径和形式,加强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如:课前课后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课外拓展阅读等等。学生在学好教材实现基本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得更多、更活、更好。从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3.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堂上,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或思考,或交流,或展示。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教师注重课堂生成,不再是课堂独断的先知,高高在上的霸主,而是把问题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这大大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抱着学生走、扶着学生跑的”传统教学。学生不仅爱学、愿学、乐学,同时也增强了合作精神、团对意识。
4、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积极创新
教师们积极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尝试“大单元教学”“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等。即使在初四,老师们也没有陷入“题海战术”,以课本为本,“兴趣”“分数”两手抓,“艺术性”“实效性”兼顾。在新课标的引领下,不断创新,尝试各种课型的探索和创新。如语文组,开出了新授、作文、名著导读、试题讲评四种课型的“达标课”。
二、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地方
1.教师的思想观念仍需更新,要进一步加强学习, 抛弃陈旧落后的观念。要科学施教,以学生为中心,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讨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不要一讲到底,满堂灌;也不要一问到底,满堂问;一练到底,满堂练;一考到底,满堂考。
2、要利用新的教学形式,但更要注重课的内涵,形式永远服务于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形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洞无物。要力戒浅薄、浮漂、空洞、作秀,也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3、课改下的课堂,不是老师简单组织,而是老师的精心导演;不是老师简单说说,而是老师的精心备课;不是老师随意问问,而是老师精心的预设。老师要把课上好,把学生调动起来,必须是一个组织家;老师要把课上好,必须胸有成竹,知识渊博,教学机智,在课前预设各种情况、问题。因此,老师们必须加强学习。既要学习学科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还要学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更要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4、要编好、用好教案。如果教学设计层次偏低。缺乏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深度、知识拓展的广度和达标训练题的密度研究。
三、思考与希望
思考一:关于教师的“教”。许多教师教学理念上虽有了转变,但对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的能力还不够强。传统的教学方式用得过多,不能让丰富的教育资源真正为课堂服务。部分教师忽略学生的全面关注,忽略对学生的多元和个性化评价。练习设计的层次性、针对性不强。
思考二:关于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要靠时间,要靠放手,要靠学法。所以教师一定要懂得放手,会放手,该放的一定要放。要让学生去讨论、交流、展示、探究、实践、练习。可是部分教师放手还不够,引导讲解的还是偏多部分教师活动设计虽然很好,但是讲解分析太多,没有让学生充分活动,讨论、交流、展示不充分。教师讲得多了,学生的精彩、课堂的精彩就没有了,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展示出来的。
思考三: “讲”“评”要并重,真正营造“以研促教”的氛围,才能切实促进教师课堂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发挥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力量,高屋建瓴地引领,围绕新课标,定主题、定方向,“标”立得响亮、有高度;“达”得有渴望、有看得见的成长与进步。
总之,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在课堂,抓住课堂,才能抓住学校教育教学的命脉,课堂教学的艺术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