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烟台市202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新闻发布会,烟台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王洪坚,烟台市应急管理局综合科科长徐守军,烟台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宣传和信息化科科长于苗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胶东在线:近期,全国各地正在部署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烟台市也印发了实施方案,配合该项行动的宣传也是本次安全生产月重要活动之一,烟台市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及主要特点?
答:烟台市应急管理局综合科科长 徐守军——
此次专项行动目标很明确,就是:全面查清并动态掌握重大事故隐患底数、企业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质量明显提高、有关部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水平显著增强、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专项行动主要包括三个层面22项具体工作任务。一是切实提升问题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主要包括8项任务,即:严格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严格组织开展隐患自查自改、严格排查整治危险作业、严格排查整治外包外租等生产经营活动、严格排查整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格排查整治安全生产制度措施落实情况、严格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从严落实安全投入和科技赋能要求。二是切实提升发现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全面压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主要包括7项任务,即:严格依法履职尽责、细化明确整治内容、对标组织开展整治、集中开展监管执法专题培训和对企宣传解读、聚焦重点精准执法、创新方式提升效能、建立倒查机制严格问责问效。三是切实提升领导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全面压实地方党委政府领导责任。主要包括7项任务,即:着力强化风险防控、着力强化新业态和薄弱环节安全监管、着力强化专项行动动员部署、着力强化专项行动保障支撑、着力强化全社会共同监督、着力强化督查督办工作、着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专项行动总体分四个阶段,具体由市县乡企四个层面同步压茬推进。其中:5月31日前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动员部署;6月1日—7月31日为第二阶段,主要是企业自查自改和部门帮扶;8月1日—11月30日为第三阶段,主要是部门精准执法;12月为第四阶段,主要是总结提高,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与以往以及国家和省里相比,烟台市专项行动主要有4个特点:
内容更多。将国家部署的15项任务和省部署的21项任务,细化为22项任务。
范围更广。将国家确定的13个重点领域扩展为25个,与省里保持一致。
重点更聚焦。紧盯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隐患开展针对性排查整治,不搞“大而全”;牢牢把握企业作为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主导作用,带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督导更务实。市安全生产总指挥部具体负责协调推进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定期调度掌握排查整治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同时,建立调度通报、隐患督办、工作报告、督导检查等四项机制,保障工作落实。
烟台日报: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烟台市都是采取哪些措施,来凸显这一主题的?
答:烟台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宣传和信息化科科长 于苗——
一方面,通过开展新闻媒体宣传和知识竞赛、街头咨询、宣传大集等活动扩大安全科普宣教覆盖范围、织就横向到边、竖向到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网络。6月3日,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体育局等部门,在山海步道开展2500人参与的“用脚步丈量安全”全民健步走活动,打响安全生产月线下宣传“第一枪”。
另一方面,推出“四个五”系列“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环境,筑牢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扎实开展“五项演练”。“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级安委会牵头举办“五项演练”:各级党政机关全部开展一次灭火器使用实操培训;企业开展一次从业人员自救互救技能培训,让全体从业人员熟知安全逃生出口(或避灾路线);城市社区针对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场所场景开展风险防控和逃生救援演练,并结合创城活动,督促城区每个单元楼内必须配齐消防设施,清除楼道杂物;农村村庄针对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火灾等事故灾害开展逃生救援演练;家庭针对燃气安全、电动车充电安全以及高楼火灾逃生等,参与各类科普知识宣传和逃生演练活动。学校层面,为不打乱学校教学计划,把演练的时间延伸到全年,组织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结合各自实际,在年内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地震逃生演练,熟悉掌握逃生技能。
全面开展“五个一”宣传。各区市安委会牵头,深入开展应急科普“五个一”宣传活动:社区组织居民开展一次电动车充电安全自查,小区组织家庭开展一次安全隐患排查,乡村组织村民开展一次农机安全技能培训,学校组织全体师生阅读一本安全应急科普读本,企业组织全体职工绘制一张逃生路线图,提高社会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6月底,市安委办联合市摄影家协会举办“安全就在你身边”摄影大赛,以“安全生产 平安生活”为主题,面向社会征集优秀摄影作品并举办线上线下“双展”,对入围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和传播推广,充分展现各级各部门开展“五个一”宣传的生动实践和宣教成果,进一步弘扬安全文化,传播安全理念。
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调联动和资源投入,通过典型引领、经验交流等方式,扎实推进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围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防溺水、家庭火灾、燃气安全等重点,组织安全监管人员、消防救援人员、社区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安全志愿者等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活动。市安委办联合山东工商学院举办“高校学子看应急”参观体验活动,组织师生走进应急指挥大厅,参观应急指挥车,观看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宣传片,亲身感受应急文化,了解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历程。
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五带头”宣传力度。市安委办围绕“五带头”宣传,在全市广泛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谈安全”活动,动员全市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接受访谈并录制短视频,向全体员工发出安全生产倡议,作出带头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承诺。年内,择优选取300个“企业主要负责人谈安全”短视频,以每日一期的频率在“烟台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凸显主要负责人“头雁”效应,加强企业间交流学习。
大众日报: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中有一项是鼓励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举报,具体情况如何?
答:烟台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 王洪坚——
近年,烟台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和《烟台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部署要求,对举报属实的实名举报人兑现奖励。2022年,全市共接办各类举报2448件,查实1470件,累计发放奖励17万元。今年以来,全市共接办各类举报852件,查实485件,累计发放奖励11.4万元,举报件数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举报奖励较去年同比增长84%。
为鼓励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督举报,市应急管理局拓宽举报奖励宣传渠道,群众可以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举报:一是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二是登录市应急管理局网站,进行举报;三是通过电子邮箱进行举报;四是来信举报或来访举报。举报受理范围涉及烟台市辖区内的矿山、化工、医药、危化品、烟花爆竹和冶金工贸等领域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隐患、非法违法行为及生产安全事故。
从今年案件的查实情况来看,举报查实率达56.9%,查实率较高,群众举报确实对企业查风险、除隐患工作起了推动作用,市应急管理局也在深入发掘举报投诉中的“朝阳群众”,纵深推进投诉举报工作,切实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保障,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