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使居民掌握健康知识,养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促进居民身心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健康教育可以使居民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建立预防为主、自我保健的意识。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使居民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上认识健康,了解新健康观与传统健康观的差异,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方面既了解健康基本的要求、又认识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健康,即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达到身心全面健康。人们在疾病尚未出现时,自觉健康状态良好,缺乏对疾病的预防意识,一旦疾病发生,则往往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健康教育可以改变这种有病求医,无病不防的态度,帮助居民建立以防为主的思想认识。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及义诊活动
利用重点卫生日,在小区内开展现场咨询及义诊活动,并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健康报。8次活动的时间和主题分别如下:
(1)1月10日——健康知识普及
(2)3月24日——结核病的防治与治疗
(3)5月31日——烟草的危害
(4)6月20日——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
(5)7月 28 日——新冠肺炎后的康复
(6)8月21日——中医治疗糖尿病
(7)9月15日—--肠道疾病知识普及
(8)10月8日—-低盐膳食,控制高血压
(9)12月 1日——遏制艾滋,共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