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596936/2023-03822 成文日期: 2023-05-30
发布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 组配分类: 生态文明建设

第142279号: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提案的回复

日期:2023-05-30      来源: 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民革烟台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

(一)总体推进情况。我市纳入山东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平台的行政村共计5675个,按照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到2025年治理率需达到55%,需治理3122个村庄,截至2022年底,全市完成211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累计治理率达到37.18%,其中长岛综试区、莱山区、高新区、开发区已实现全域治理。2023年我市计划完成3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重点治理镇驻地村庄、中心村、城镇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村庄、乡村旅游重点村等重点区域村庄,截至目前,已开工198个,完工66个。

(二)运维管理情况。截至目前,栖霞市、莱州市、海阳市、昆嵛山保护区、高新区、开发区、莱山区等7个区市已实现全域由专业第三方运维,牟平区、蓬莱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已实现由专业第三方运维,运维管理工作正在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农村生活污水再利用情况。以低成本、易管护、效果好、可持续、群众认可为目标,我局积极与技术单位、科研院所沟通交流,持续探索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治理模式,鼓励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例如在牟平区探索“明渠收集+资源化利用”模式,在昆嵛山保护区探索“单户或联户生物滤池”模式,在莱州市和栖霞市探索“集中收集+人工湿地”模式,在招远市探索“小型一体化处理设施”模式。

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任务,2020年底,结合省级卫星遥感,完成全市15个区市、共5793个行政村的农村黑臭水体的人工排查,初步排查14个人工疑似点位、145个省卫星遥感疑似点位。我局组织各区市分局和第三方有资质单位逐一实地进行了水体现场复核,形成有表格、有照片、有点位、有检测报告四位一体的水体档案,全面分析黑臭水体范围、污染程度,结合黑臭水体认定标准等因素,最终确定10处为农村黑臭水体,并于2021年年底全部整治完毕。2022年以来,我局结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对全市农村黑臭水体的进一步排查,对已经完成治理的农村黑臭水体开展日常巡查,对水质有恶化趋势的农村水体进行提前介入。

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情况

为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进一步提升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2022年6月启动烟台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其中莱阳市、莱州市2个畜牧大县已于2022年底完成规划编制并印发实施,其它相关区市将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并印发实施2023年,结合烟台市大沽夹河水质保障提升工作以及黄水河、泳汶河、界河总氮治理与管控工作,通过现场核查,对沿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进行排查并交办至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下步工作措施

(一)探索推广优秀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结合烟台实际,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上级部门、兄弟地市沟通交流,学习和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优秀治理模式和管理经验。

(二)强化现场帮扶指导,确保治理成效充分利用环委会办公室、土壤中心及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已经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和农村黑臭水体进行全覆盖现场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对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立即组织制定治理方案,限期进行治理,保持全域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减少生活污水和畜禽粪污乱排乱放。通过广播、公示栏、发明白纸等,大力开展宣传不断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和满意度,推动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提升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

                          2023425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