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泽代表:
您在“关于扶持本土企业发展的建议”中提到高端人才引进、技工短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诚如您所述,良好的营商环境能更好地吸引企业投资、增强企业信心、提振企业士气,人才生态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人社部门工作改革创新工作的重心之一。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全力打造就业稳、保障强、人才足、服务优、风险低、效能高的人社营商环境,人社部门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和人才生态,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更为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更具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导向更加鲜明的人才激励机制和更显温度的人才培养生态,支持本土企业,助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常态化开展招工引才服务。
围绕“互联网+就业”招聘求职信息服务品牌,先后打造“烟台公共招聘网”、“就选烟台 青春无忧 烟台市青年人才招引平台”、“优聘 烟台引才云”等线上招工引才服务平台,为不同行业企业、求职人员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多层次的岗位推荐服务,实现招聘求职信息“一点登录,全市查询”,招聘求职服务“一链办”、“掌上办”、“主动办”。今年以来,按照《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0部门 关于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的通知》有关工作部署,围绕“就业有帮扶、用工有支持、满意有提升”工作目标,举办招聘活动257场次,发布岗位信息18万个,服务招聘企业1.05万家,助力实现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二、切实做好企业用工保障服务。
建立规模性需求调查和季度分析监测两项机制,编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和重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目录,推出直播带岗、稳岗留工等10项措施,压实市、区、镇村服务专员责任,“一企一策”动态解决重点企业规模性缺工问题。建立用工短缺诉求快速响应机制,由全市5600名人社用工服务专员,按缺工人数实行三级响应,提供“一对一”24小时用工服务保障。同时,推行人社干部全员服务企业制度,开展政策惠企、服务对接、人才招引三项活动,依托“飞燕平台”、“人才补贴申报平台”,全面推动政策“直达快享”,确保群众早知道、企业早受益。
三、出台一系列青年人才新政。
围绕“人才兴市”战略,人社部门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参与市政府有关政策制定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议,先后两次升级人才招引政策,为人才配套最优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博士后到大专普惠性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发放全覆盖,驻烟高校引进的人才以及毕业学生均可享受我市人才政策,着力打造普惠性、系统性、广泛性的人才政策体系。
四、加速推动各项人才新政落实。
实施青年人才“乐居、乐业、乐创、乐享”计划,梳理汇编《高校毕业生来烟留烟就业创业政策手册》,对人才新政进行广泛宣传,积极支持本土企业人才办理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根据人才认定类别颁发“烟台优才卡”和“烟台优青卡”,符合条件的推荐申报“山东惠才卡”,分级分类配套落实持卡人才相关待遇。2022年全市各类青年人才发放购房和生活补贴2.57亿元。
五、全面落实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动方案。
依托“烟台公共招聘网”、“就选烟台 青春无忧 烟台市青年人才招引平台”、“优聘 烟台引才云”等平台,联合百所高校举办“名企名校云聘会”、“创新创业嘉年华”等活动,借助“海聚山东”平台开展多场海外引才。持续开展“烟台名企名校行”“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等系列引才活动,每年组织用人单位赴全国各地50余所高校集中揽才。实施海外引才专项行动,组织开展“烟台学子看家乡”等活动,力争促进烟台籍人才回烟发展。坚持以赛引才,连续组织举办七届海内外精英创业大赛,促进以赛引智、以赛招商。集中利用三年时间,确保全市新引进18万名左右、力争引进20万名左右大专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
六、构建多层次技能人才培育体系。
实施“技能兴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组织举办一大批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一批烟台市首席技师、烟台市技术能手。加快建立技能人才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专项能力“三位一体”评价体系,继续推广企业自主评价,积极探索第三方社会评价,进一步扩大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领域,不断拓展技能人才发展空间。2023年,力争全年新增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政策惠才、活动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等关键环节,用心用情,综合施策,加快引进更多外地人才、培育更多本地人才,常态化做好招聘求职服务,努力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最后,感谢您对就业人才工作的关心与关注,我们将借鉴您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引进更多高端人才,培育更多、更优秀的技能人才。
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