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建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减轻基层教师非教学业务性负担”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们今后做好减轻基层教师非教学业务性负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减轻基层教师非教学业务性负担”建议,教育部、省政府《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 2022 年中小学教师减负落实情况自查整改的通知》(教师司函〔2022〕27 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2 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的通知》(鲁教师函〔2022〕13 号),明确规定烟台市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重点任务台账和负面清单,在全市开展中小学教师减负落实情况自查整改工作,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一、加强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成立领导小组,认真传达学习中小学教师减负文件精神,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审批和报备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减轻教师负担。
二、建章立制,保障教师权益。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意见》和《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坚决杜绝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中小学,不随意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举办有关活动,大力精简、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事项,有效排除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三、强化补充,保障教师数量。在统筹城乡编制标准基础上,落实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特殊情况适当倾斜的编制核定标准。进一步增强教师补充配备,近年来,全市每年新补充教师约2000人,其中“双一流”院校毕业生及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700人左右,较好解决了师资短缺难题。
四、多措并举,开展减负整治。一是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在市教育局网站公布2022年度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23项。二是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组织教师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国教师信息系统更新工作,统筹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三是引导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进行监督,在市教育局网站公布全市中小学教师减负举报电话、邮箱。四是开展形式主义之风侵蚀校园专项排查整治活动。印发《关于开展形式主义之风侵蚀校园专项排查整治活动的通知》,提出重点要求和4项重点工作,对标对表排查当前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和具体表现,建立问题台账,逐条整改。五是公布烟台市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10项负面清单,确保全市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不逾底线。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所提出的建议,积极听取全市各界人士的宝贵意见,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做好以下工作:
一、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建立清单管理和审批报备制度,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不得强制或以与考核挂钩等方式要求教师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APP(应用程序)、关注平台公众号以及参与点赞投票、问卷调查、网络答题等。
二、全面梳理、整合教师常规工作。做好教师培训“整合化”,压减压缩非必要的各类工作例会和教研活动。改革教师考勤制度,根据教学实际,探索“错峰编排”“弹性考勤”“早到早走,晚到晚走”等弹性工作制度,构建教育新生态。
三、从严规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统筹中小学教师安排使用工作,严格限制和规范有关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抽调借用。对于借用中小学教师参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任务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应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并报同级党委审批备案,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
四、保障教师课后服务待遇。课后服务补助到位,将课后服务纳入教师工作量(课时)统计,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评优评先倾斜到位,学校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参与课后服务表现优秀的教师,并在绩效工资分配时予以倾斜。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
烟台市教育局
2023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