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劳动实践对于激发学⽣的主体意识很有帮助。⼈的责任意识、他⼈意识、感恩意识、参与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来激发。劳动实践对拓展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合格公民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卫生、劳动”教育作为本学期重点内容之⼀。本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劳动技能,更是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校园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 人人讲卫生,⼈⼈爱劳动”的校园氛围;达到“学生个⼈保洁——班级卫生保洁——年级包干区保洁”的良好卫生整洁状况,在改善学校卫⽣保洁状况的同时,提高全体师生的公民素养。
二、领导小组:
组长:孙巧燕
副组长:腾永慧
组员:各年级班主任
三、劳动时间:
每周一第八节课,除了学校统⼀每周一第八节分劳动时间以外,各班根据自己班级保洁情况自己定当天劳动次数,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状况。
四、具体措施:
(⼀)各年级责任区由年级组长统一分配到班,本年级组教师全部分到班级跟班进⾏。
(二)班级教室卫生、门前走廊、楼梯间、办公室及包干区打扫措施和要求:
1.打扫工具要求:参与班级卫生的同学使用学校提供的劳动工具,包干区的工具由各班班主任利用班费统⼀购买几件,每次使用后要妥善保管。
2.参与的⼈数:全班参与,班主任将全体学生分为⼏部分,劳动时间分别进行教室内、门前走廊及校园包干区的打扫。
3.打扫具体要求:
(1)门前⾛廊、楼梯:地面洁净,没有污迹。
(2)教室内外:
黑板:黑板的槽擦干净,不留粉尘和⽔渍。
讲台:讲台上无污渍,电脑、键盘、鼠标保持洁净;内外无浮尘,物品摆放整齐柜里无杂物,物品摆放整齐等。
多媒体台:必须要抹布擦拭,做到上面没有浮尘,台面整洁整齐,没有杂物。
教室地面:用干净的拖布擦拭地板,保持洁净;没有杂物、纸屑,没有污渍。
教室桌椅——摆放有序,成⾏成列,课桌内书本、⽤具摆放,没有纸屑、⾷品等杂物。走廊的瓷砖墙壁——每周定⼈擦拭,没有污渍。
卫生角;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桶里的垃圾不能有垃圾每天三倒干净。
(三)学部各部门扎实有效推进 校园劳动实践活动:
1.政教处——针对“乱扔乱抛垃圾、不主动捡起垃圾”这些现状,设计更为细化有效的教育内容及措施,让全体学⽣增强保洁意识和劳动意识。增加卫生检查的时段,不仅每周一下午劳动时间关注它的卫生状态,更要加强在校各个时段的巡查,各年级师生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包干区全天候的保洁工作。
2.年级组长:发挥年级组长的组织、引领作用,各年级制定年级计划,细化落实措施,有效开展年级宣传及教育活动,发挥年级组长的监管作用,做到布置、检查、反馈、调整。
3.班主任:加强重视,提⾼认识,认真利用班会、晨会等阵地进⾏宣传。
4.全体学生:杜绝乱丢垃圾的现象,养成主动捡起垃圾的习惯。
5.全员参与——提升师生全员参与的意识,看见垃圾主动捡起,以及学科教师在室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也应该提前给学⽣提出卫⽣保洁要求,重视学生的⽂明习惯培养。
五、卫生检查分工:
1.教室、办公室及楼层检查:各处室领导、值周⽼师、级部⾃主管理岗成员。
2.卫生区检查:政教处、值日老师
六、卫生责任分工原则:
1.各年级教室、办公室、门前⾛廊及各年级上楼楼梯都由各年级负责。
2.学校公共区域包括饮⽔区、男女厕所、操场、实验室等多处公共区域,由各年级各班分别承担,由年级组长分配到各班,成为各班的爱⼼包⼲区,真正做到班班有分⼯,⼈⼈爱校园。
七、活动安排: 开展“生活习惯五个⼀”活动。即每天做⼀次家务劳动;每周做⼀次饭;每周洗⼀次⾐物;每周倒⼀次⽣活垃圾;每周在校做⼀次服务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