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研 记 录
时间 | 8.29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焦莹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给本组教师提出希望和要求:勤奋务实、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对工要有热情,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不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积极踊跃参加各项教育研究活动,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鼓励老师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1、初步制定本学期数学教研计划 。 2、利用开学第一周的时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及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文件。 3、认真学习讨论本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做好笔记,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年教学工作计划,把学科教学的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4、规范课堂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数字1-10的规范书写。2-5的分成。 | ||||||
活
动
掠
影 |
| ||||||
时间 | 9.5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吴丽丽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数学老师交流学习课程标准及学科教学意见的收获及以后教学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 一、 学习教学常规 (一)备课的要求 (二)教学的基本进度 (三)听课、评课的要求 (四)辅导学生的要求。 二、其他的要求 (一)、完善常规工作,规范备课,提高备课要求。 (二)、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三)、开展多种课堂比赛,提高数学基本素养。 (四)、研究并利用信息技术(希沃白板5.0)进行辅助教学,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9.19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韩静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课堂常规逐渐步入正轨,主要教研课本内容: 1、 强调直尺和垫板的使用,学会转动铅笔尖。 2、 按顺序排一排注意即可从大到小排,还可以从小到大排。排好一个划掉一个。 3、 强调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4、 “接着画”类型题需要强调一一对应,还要再画几个,从而巩固数的组成。 5、 “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群数。 6、 通过“几个”和“第几”了解渗透位置问题。 7、 补充课外知识,结绳计数。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9.26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姜丹丹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实践作业方面: 商讨十一假期实践作业布置,完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实践作业。 课程进度方面: 十一放假前结束一单元相关知识讲授。 听课、评课方面: 新教师完成校内公开课,并进行评课。针对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基本素养以及信息技术(希沃白板5.0)的使用进行相应的点评。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0.10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王静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1、教研进度:二单元结束,三单元完成前两个窗口。 2、教学要求: 三单元前两个窗口10以内加减法讲清楚,重点练习大作业格式。 3、答疑解惑: 课本出现的问题;重点教研课本单元后练习题,用实物演示一些难题,4、注意希沃白板的使用,巧妙地与课堂内容相融合。 最后,焦莹进行补充和总结性发言。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0.17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霍华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完成第三单元3-5窗口。 教学内容: 1、教研算式格式,规范数字书写。 2、教研课本中的重难点。 重点:加减法的含义,正确并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 难点:解决数学问题;对于图片含义的描述交流。 3、统一批改格式。 4、强调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大口朝大数。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0.24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姜辰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 10月底进行到课本63页,以课本内容为主,小数和口算为辅,晚作业以口算为主。大作业进行最少一次。 教学内容: 1、教研数学课堂常规,尽量细节化。 2、教研课本63页之前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以及回顾整理。研讨复习形式以及内容。 3、集中练习两次口算。 4、及时记录批改手册。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1.1 | 地 点 | 线上 | 中 心 发言人 | 吕欣妮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1. 教研练习。 (1)教研读题细节。 (2)教研讲评练习。 (3)教研练习前准备细节。 (4)线上授课的内容、方式,结合绘本展开教学,复习之前所学的内容。 2. 教研数学月的具体内容。 3. 教研重难点 重点:加减法的意义;大于号、小于号的方向 难点:看图描述图意;解决加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数学问题。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1.7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王洁涵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本周完成课本70页——84页内容;大作业进行一次;锻炼学生练习、检查的习惯。 教研内容: 1、认识位置,让学生通过说、摆、指等方式理解前、后、左、右。 2、智慧广场:利用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多种数学方法会画图并且区分第几和几个。 3、认识11-20各数: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来理解数位以及数字的组成。 教研重难点: 1、计数器:个位一个珠子表示什么,十位一个珠子表示什么。 2、认识位置,区分前、后、左、右。 3、会用画图法解决问题。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1.14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姜丹丹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本周完成课本85页——103页内容;大作业进行一次。 教研内容: 1、智慧广场:利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一样多的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在黑板上摆一摆,利用小棒或者铅笔摆一摆,画一画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2、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帮助学生理解。 3、在认识20以内数的知识基础上,学习9+几和8+几,利用小棒摆一摆、计数器拨一拨的方法理解算理和算法。 教研重难点: 1、整体感知“体”,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 2、理解“满十进一”。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1.21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姜辰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本周完成课本104页——113页内容;大作业进行一次。 教研内容: 1、在学习2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学习20以内的减法,尤其是破十法、平十法、减十法、相加作减这四种方法,利用小棒摆一摆来理解算理和算法。 2、利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研重难点: 理解减法四种方法的算理和算法,能通过摆小棒的方法一边摆一边说。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1.28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王洁涵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大作业进行一次;口算专项练习。 教研内容: 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与生活密切联系,把所学知识归类复习,针对课本的自主练习作重点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知识。 教研重难点: 理解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算理和算法。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2.5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姜丹丹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本周完成课本114页——131页内容;
教研内容: 通过完成课本114页之后的回顾整理以及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回顾整理之前所学的内容,并且要举一反三,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研重难点: 理解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算理和算法。
| ||||||
活
动
掠
影 | |
时间 | 12.12 | 地 点 | 办公室 | 中 心 发言人 | 王洁涵 | 参加 人员 | 全组成员 |
教
研
内
容 |
教研进度:口算专项练习;综合练习。
教研内容: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练习的规律和知识。 2、让学生紧跟老师的节奏,掌握练习的书写节奏,养成思考、认真书写和检查的好习惯。
教研重难点: 练习讲评、书写规范、答题规范。 | ||||||
活
动
掠
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