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344R/2023-05929 成文日期: 2023-05-12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组配分类: 城建环保

第1802100号:关于“统筹推进水利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3-05-12      来源: 市水利局

字号:

于德利、杨希勇、冷晓燕、王克发、程伟华、吴忠强、安家德、于丽萍、李莎莎、朱艳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推进水利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水利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水兴城 携河发展”战略部署,聚焦“1+233”工作体系和“12335”中心城区建设格局,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全面畅通区域小循环、打通全域大循环”要求,全力推进全市现代水网建设,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规划引领,全面谋划现代水网建设。2022年市水利局组织编制了《烟台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程序,并经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12月15日由市政府印发实施。规划全面分析我市现代水网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两干五库七脉支撑、三区五源五水统筹”的思路布局,规划建设供水保障、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智慧管理、水文化景观5大类、506项工程,顶层谋划了未来30年水利改革发展,是指导我市现代水网建设的总纲领。规划到2025年,新增本地水供水能力1亿立方米、水资源调配能力1.20亿立方米,河道综合治理1210公里,初步建成现代水网新格局;到2035年,新增本地水供水能力4亿立方米、水资源调配能力1.88亿立方米,河道综合治理2160公里,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2.加快组织实施,推动重点项目落实落地。为加快实现《烟台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目标,2023年市水利局编制了《烟台市现代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我们还制定了现代水网建设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细化目标、分解责任、落实措施,保障水网建设项目落地见效。一是加快水源工程建设。老岚水库重大水利工程于2020年10月顺利开工,目前已基本完成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正在加快实施土石坝工程,枢纽工程将于年底前具备蓄水条件,工程建成后年平均可增加供水量4530万立方米,全面提升中心城区水安全保障能力;同时,年内开工建设海阳留格(中型)地下水库、开发区新建山吴家(小型)水库,推进莱阳南泗庄(中型)水库前期工作,2025年启动莱阳崖后(大型)水库前期工作,全力优化开发本地水资源,实现应蓄尽蓄。二是实施骨干河道治理。对全市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19条骨干河流全面编制治理方案,逐流域规划、治理、验收、建档立卡,实现治理一条、见效一条,全面提升我市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2023年实施大沽夹河、王河、小沽河、黄水河等28条重点骨干河道治理,年度治理河长199公里,目前已开工13项,完成治理河长25公里。其中,大沽夹河综合开发治理工程是继老岚水库后对大沽夹河开发治理的又一项重大水利工程,治理以“民用民享民富民乐”为导向、防洪安全为底线、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水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智慧管理创新为动能,全流域建设成为“城市发展新轴线,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通山达海新通道”,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可研论证,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三是实施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完成农村河道调研,印发《烟台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组织开展百日“清河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专项行动,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截至2022年底,农村河道治理建设完成各类投资18亿元,在232条1320公里河流上实施清淤疏浚、岸坡整修、河道水系绿化等工程,全面推动河湖治理“提档升级”。

3.深入实施河湖长制,保护好河湖生态环境。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强化河湖日常监管,推动河湖管护再上新台阶。一是加强问题排查整改。2022年全市共出动人数1.7万人次,动用车辆机械2600余次,排查整治主要河湖问题1800余处,清理河道垃圾杂物1.8万余方,建(构)筑物8000余平米。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昆仑2022”行动,查处盗采砂石案件12起,采取强制措施18人,水事秩序持续向好。二是开展数字河湖建设试点。实施龙口全域、莱州白云洞水库及小沽河、莱阳沐浴水库及濯村拦河闸、福山门楼水库数字河湖建设试点。拓宽群众有奖举报渠道,建成“美丽河湖”公众积分护水平台,用户达到12万人。三是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统筹推进河道治理、景观营造等建设,打造了一批河湖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的样板河、示范河,全市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30条,其中清洋河被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评为“淮河流域幸福河”。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治水理念要求,我们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时空不均,区域水资源配置还不够均衡,跨区域调水能力有限,无法实现丰枯互补、区域互通,缺乏应对连续枯水年的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二是水利工程防洪体系仍存在短板。全市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全面系统治理,治理工作多偏重于险工险段的局部治理,系统治理进度慢,部分流域缺乏防洪控制性工程,病险水库、拦河闸坝和塘坝仍存在安全隐患。三是水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河道生态功能性缺水现象较突出,河道中下游经常出现断流现象,生态流量不足让河流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农村河道生态治理较为薄弱。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我市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突出问题和水利工程短板弱项,我们将重点实施《烟台市现代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烟台市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等多个专项行动,力争用三年时间,初步建成现代水网新格局。一是加快现代水网建设。开展现代水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实施供水保障、防洪减灾、水生态环境、智慧管控、水文化景观等5大类、121项工程,2023-2025年分别完成投资58亿元、71亿元、100亿元,推动全市水资源调蓄和配置能力显著提升、洪涝灾害和超标准洪水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二是开展县域“母亲河”全流域治理。制定实施方案,以建设“安澜的行洪河、健康的生态河、秀美的休闲河、魅力的文化河、绿色的产业河、现代的智慧河”六合一复合型河道为目标,2023年率先启动黄水河、王河、界河3条县域“母亲河”建设,到2025年一县一条打造14条县域“母亲河”。三是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清河道、整河型、顺岸坡、种绿植、塑景观”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河道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河道面貌,确保2023 年全市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不低于60%,2024年达到100%。四是加强河湖长制管理。常态化开展河湖问题排查整治,持续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加强河湖日常巡查管护,畅通群众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河湖治理管护,2023年争取新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3条以上,到2025年新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0条、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1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