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5275127/2023-05675 成文日期: 2023-08-14
发布机构: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组配分类: 城建环保

第1802101号:关于“烟台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3-04-07      来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字号:

于德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烟台城市规划建设的建议”收悉,提案中提出的“精细规划”“品质建设”“科学管理”等建议是打造烟台成为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的重要措施;也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部门一直秉持的理念。结合提案所提建议及近年工作开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健全空间规划法定体系,保障高质量发展

为整体谋划新时代烟台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建立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体系, 我市正在组织开展《烟台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目前规划已进行草案公示。下步将结合规划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三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体系、实施监督体系、法规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形成空间类专项规划目录清单,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及配套政策,推进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的实施,使之成为烟台市探索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构建的核心抓手。结合我市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近年来“三级三类”规划编制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在专项规划方面,从历史文化、城市生态修复、城市商圈、快速路等方向开展了多个专项规划,以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的横向协调与纵向传导,下步将结合空间类专项规划目录清单,进一步做细做实专项规划的空间管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方面,目前中心城区范围已基本达到全覆盖,在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审批后,将继续加强对详细规划技术升级,积极探索多规融合下的编制路线,尽快开展现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评估工作,启动新一轮控规编制与覆盖工作。

二、开展精品规划,提升城市品质

为助力美丽烟台建设,我市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下大力气开展了一系列提质升级的精品规划工作。一是重点对沿河、沿海、沿路的重点区片进行城市设计,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尤其对滨海一带、大沽夹河、勤河、东风河以及海上世界、马山寨、高铁南站、体育公园等关键节点开展规划,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提案中所提的海上世界、幸福新城等均是我市重点规划的片区。2021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12335”建设思路和实施意见,我市借鉴雄安新区等先进地区建设经验,组织完成了芝罘湾海上世界片区的战略提升方案编制,并由“烟台海岸带(海上世界)和大沽夹河生态带建设推进委员会”统一推进实施,下步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芝罘湾海上世界片区将成为烟台市标志性的城市客厅和对外展示窗口。幸福新城规划目前正在按照市、区政府要求对产城融合相关内容进行优化,下步将积极做好规划服务工作,配合街道办事处等实施部门进行项目选址落位,做好企业的回迁安置,助力幸福新城的产城融合发展,工业园区更新升级。二是在城市更新方面,2021年烟台市成功入选住建部首批试点城市,为落实国家试点任务和要求,市住建部门完成了《烟台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相关工作,助力旧城焕新颜。未来将进一步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等重要城市空间的相关规划,全面推动城市更新行动,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充分发挥规划的前瞻引领作用和参谋助手作用。

三、打造公园城市,构筑生态烟台

为将烟台打造为滨海绿色宜居旅游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中提出了宏观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开放空间网络,构建了“山、海、岛、城”融为一体的特色风貌景观。为进一步构筑生态烟台,打造山海型公园城市,完成了《烟台市中心城区健康步道规划》,依托丰富的滨海、依山、沿河文化景观资源,打造服务市民和游客、运动和休闲相融合、人文和自然相辉映的健康步道网;开展了《烟台市区山体公园整体规划》提出了“仙峰映海,仙境烟台”总体定位,确立了“四山四水百园”空间格局;开展了烟台市城市沿路绿带活化利用的研究,通过改造升级、功能叠加、品质提升,将其打造成城市生态建设的绿色屏障、休闲游憩的活力空间、全民健身的邻里场所、彰显文化特色的品牌阵地、公园城市建设的联系纽带。此外,市城市管理部门组织编制了新一轮《烟台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力求合理安排不同种类的绿化布局,做到大小结合,点、线、面结合,近远期结合。在具体建设中,每年在各区选取合适地点建设改造5-10处“口袋公园”,自2018年至今,市区范围已完成140余处“口袋公园”绿地的规划、改造和建设工作,为“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未来将继续加强对生态廊道的保护,完善城市休闲景观系统,为市民带来更加舒适便利的城市休闲环境体验。

四、强化规划权威性,完善规划技术标准

为杜绝规划完成后就束之高阁,或在执行中随意搞变通的行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对规划编制、审批、修改程序的规定要求。规划草案编制过程中注重公众参与,积极采纳公众意见;草案报批前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业务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专家对规划成果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重点审查法律法规强条、上位规划、地方标准的落实衔接情况;规划草案根据专家、公众意见修改完善后,严格按程序报各级会议审批,审批通过后及时将规划成果移交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最大限度保障规划执行的连贯性。此外,为规范我市各类规划建设,建立全市域统一的规划技术标准和基本参数要求,组织开展了街道设计导则、慢行交通规划设计导则、特色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导则、社区生活圈规划和设计导则等技术规程类文件,推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市城市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了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导则、城市园林工程技术导则、城市公园管理维护技术导则、“五横五纵”园林绿化养护标准等技术规程类文件,为绿化设计、建设和养护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将继续严格执行规划编制、审批的各项流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规划的严肃性、科学性、落地性。

再次感谢您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认真倾听社会呼声,了解民情民意,深入现场调研,通过博采众意、问计于民,与广大群众共谋城市未来,使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更加精细化、系统化、科学化。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4月4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