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3月24日
参加人员:孙笠慧、薛鸿鹰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如何让学生了解舞剧音乐
中心发言人:郑春燕
一、活动讨论
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舞剧音乐没有太多关注,在欣赏时,对于西洋管弦乐器的音色有时也容易混淆,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分析作品的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容易产生情感背离问题,表现为情绪上不喜欢、体验上不共鸣、思想上不重视。对于大多数学生,在实践表演部分会胆怯、不自信,要加以适当激励引导。
二、活动总结
优秀舞剧音乐是学生必须了解和熟悉的音乐常识,不仅可以扩大他们的人文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陶冶了情操。音乐欣赏也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静则思,在听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给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带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聆听与思考。虽然问题简单,但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思维想象也因此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对于舞剧音乐,学生不熟悉,兴趣不大。课堂上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乐曲形成的过程以及情感特征,尽量缩短学生与乐曲之间的距离,并使他们逐步融入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熟悉,因此难免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无法产生共鸣。音乐是情感艺术,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欣赏的最终目的是要锻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主题、表达的情感及内容。
总之,音乐课上应以学生的体验为主,教师进行点拨,用引导性的语言去点评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活动成果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欣赏学习中,通过对各音乐要素的分析,理解作品描绘的情景及表达的情感,更好地感受到了舞剧音乐的特点。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及初步分析作品的能力。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能自主的按照教学目标进行学习,目标基本达成。通过分组创编、展示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检测中,通过欣赏乐曲片段,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熟悉乐曲各主题音乐,学生从中得到了快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