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行之际,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扎实推进深度课堂建设,发挥集团校教研共同体的引领作用,金城小学教育集团举行了低年级语文与数学学科的同课异动活动。金城小学、第十二小学、八角第二小学共计70余名教师参加此活动。
数学:思维碰撞 各具匠心
数学金城小学毛佳红老师、第十二小学李程程老师、八角第二小学赵春艳老师基于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十几减9》一课,呈现了三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金城小学毛老师的课堂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在课中留足时间让学生合作、操作、猜想、验证、交流,提倡算法多样化。在“破十法”“连减法”的重难点总结中,教师连续追问“分什么?”“怎么分?”,思维方法得以充分展现,加深了整堂课的厚度。
第十二小学李老师不仅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而且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逐步掌握了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及知识间的前后勾连,体现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八角第二小学的赵老师基于学生认知,关注教学细节,讲求课前铺垫、课中探究、课后拓展的前后呼应,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交流合作等形式,让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算理理解和算法推导全过程。方法规律的总结和数学故事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的能力。
课后,各学校骨干教师就三节课例进行点评,分类研究了三名教师的设计策略、设计过程、弹性设计三个方面,具体研讨了低年级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环节的应用,在教法及学法指导上指明了方向。
语文:风光旖旎 各美其美
11月23日,金城小学苏晓老师、第十二小学刘京京老师、八角第二小学王雅慧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课题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4课《风娃娃》。三位教师课堂朴实、扎实、踏实,又不乏慧心、妙想、巧思。
金城小学苏老师的课堂环节紧凑,层层深入。借助句式“风娃娃到了( ),看到了( ),做了( ),结果( )”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搭桥铺路,步步为营。在一词一句的表达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懂得与人相处的方法,真正让课堂落地于实际,服务于生活。
第十二小学刘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通过对本课生字的梳理,引导学生回顾总结了七种识字方法,丰富的识字途径让学生与文字为友,乐在其中。而表格的加入则让整节课脉络清晰,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思,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八角第二小学王老师的课堂扶放自如。借助学习单引导学生由教师助学到自读自学再到小组合作共学,三级学习有效推动了学生思维由浅到深的转变,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课后,各学校骨干教师对三节课例进行切片式研讨,在肯定优点、明确不足之后,就“活动的启发性,难点的突破性,课堂的生成性,语文的实践性”展开讨论,为教师们今后的课堂教学设计拓宽思路。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相互学习,教育方能阔步前行。金城小学教育集团今后将继续开展校际教研活动,以教研共同体为引领,带领教师把握新课标的风向标,在求同存异中回归教育本质,于创新发展中共谋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