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1415/2023-03799 成文日期: 2023-04-03
发布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 组配分类: 社会建设

第142021号:关于对“关于建立我市安宁疗护中心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日期:2023-04-03      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字号:

付胜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我市安宁疗护中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老龄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认为,这份建议是建立在充分调研基础之上而提出的,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由此,对您表示最真挚的敬意!

烟台市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级市之一,且呈现出老龄化程度高、老龄人口增长快、高龄化严重等特点。如何解决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并为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已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近年来,烟台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推进老龄和医养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探索推动我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现将市卫健委积极开展安宁疗护探索实践情况汇报如下:

2020年8月,烟台市被省卫生健康委列为省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我市同时将招远市、牟平区列为市级先行先试单位。2021年,我市将安宁疗护工作进一步扩大至各区市。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实践。目前,烟台市制定了《烟台市安宁疗护服务规范(试行)》,规范推进全市安宁疗护服务。成立由30位专家学者组成的烟台市安宁疗护专家库和烟台市安宁疗护专家委员会,增强安宁疗护试点服务的专业支撑,重点做好宣传教育、科研创新、质量控制、人才培养、指导评估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开展安宁疗护机构达47家,其中医疗机构16家,医养结合机构1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床位总数达400多张。近两年,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等人员组成的团队,共为1100多名患者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帮助398位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离世。当前,正加快构建以医疗机构、医养结合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安宁疗护“3+N模式”,为下一步全市安宁疗护发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我市安宁疗护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约因素较多。主要体现在安宁疗护未纳入医保报销项目,居民长期护理保险未推开,专业人才匮乏及从业人员知识欠缺,社会认知认可度低,三级综合医院资源紧张,难以腾出空间设立安宁疗护病房等。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结合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要求,推动全市安疗疗护试点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加快完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全市卫健机构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动安宁疗护工作深入发展。进一步做好本地基线调查,合理评估安宁疗护服务需求,结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状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工作方案。结合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统筹安排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机构等安宁疗护服务供给,探索在农村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拟定筹建安宁疗护病房(病区),特别是在三级医院成立安宁疗护病房(病区),带动全市各级医院安宁服务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同时可承担安宁疗护项目的教学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安宁疗护病床,或可通过建立医联体或医共体等形式,充实加强医护力量来强化开展安宁疗护工作。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安宁疗护服务机构。并结合实际探索多种服务模式,逐步推动形成覆盖试点地区,主体多元、服务形式多样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二)探索建立安宁疗护保障制度。重点探索构建服务价格体系,推动心理疏导、上门服务等项目纳入收费范围,推动将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努力实现患者提高生命质量、家属减轻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的目标要求。协调医保、民政等部门积极争取省、市相关政策支持。探索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措施,结合实际实施绩效考核倾斜、职称晋升激励机制,鼓励并吸引更多医疗卫生人才从事安宁疗护工作。

(三)加强安宁疗护工作队伍建设。一是着重提高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理支持、疾病预后判断、法律知识、医学伦理、镇痛技能、症状控制、家属支持、死亡话题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确保安宁疗护服务质量;二是注重培养包括医学、护理、心理、营养、社会工作等多学科专业人才,充实志愿者队伍,配齐配强安宁疗护服务团队;三是加强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安宁疗疗护团队成员到安宁疗护培训基地进教育培训。下一步,将继续遴选有相关工作基础的综合医院、符合条件的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等设立安宁疗护教育培训基地。

(四)扎实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我市试点机构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找准制约发展的关键点,争取有所突破。市卫健委将建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探索建立科学的监督评估和质量评价体系,并将对工作推进成效显著的试点区市及机构的工作经验及时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进一步扩大试点机构数量,积极推动安宁疗护在本区市落地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生命终末期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尊严。培育经验相对成熟、可推广的安宁疗护单位,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其中滨医烟台附院护理部以“爱心护理入万家”为主题的护理延伸服务活动,以临终患者意愿和患者家属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莱山区安圣莱恩康复医院设置独立舒缓病区,从设备设施、规章制度人员安排等各方面完善安宁疗护工作。牟平区中医医院结合中医院特点,增设安宁疗护科病房,加入中医药诊疗元素,特别是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采取非药物疗法缓解肿瘤晚期患者的症状,为患者提供其实有效的减轻身体、心理方面痛苦的诊疗、护理服务。

(五)加强社会宣传和普及认同。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社会转变观念。围绕生命教育和医学人文关怀,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推动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生死观。创新宣传方式方法,通过传统媒体(报纸、电台、电视、明白纸等)和新媒体(网络、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多形式、多途径宣传安宁疗护理念和知识,提高安宁疗护工作的社会认可度、接受度,为推进安宁疗护服务、提高疾病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加强安宁疗护科学研究。积极支持安宁疗护专家的工作,各试点机构积极争取专家的科学指导。各位专家需积极投入到安宁疗护试点推进工作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努力形成具有烟台特点的安宁疗护“3+N”运作模式。

再次感谢您对烟台市包括医养结合工作在内的老龄健康事业发展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烟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4月3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