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023-02554 成文日期: 2023-04-20
发布机构: 市大数据局 组配分类: 城建环保

第1802099号:《关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3-04-28      来源: 市大数据局

字号:


于德利等 11 位代表:
贵代表团提出的关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建议已收悉,
现答复如下:
治理城市拥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交通管
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诸多问题,即智慧交通,是缓解城市拥堵的有
效举措之一。建议中“交通信号智能调优、公交绿色出行、智慧
停车”等内容均属智慧交通范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
视发展智慧交通。2021 年下半年开始高标准筹划“智慧城市交通
专项”项目建设,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2022 年完成了项目技
术方案设计,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技术保障单位、建设单位和监
理单位。经第三方造价,确定项目工程一期建设规模 4.67 亿元,
范围涵盖芝罘区、莱山区和高新区。目前项目一期已正式全面启
动,将于 2023 年年底初步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一、智慧城市交通专项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交通专项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下建设,融合市公安
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
市政法委等 10 余个部门与交通相关的所有业务内容,打造 16 个
部门业务平台以及 3 个民众出行综合性服务平台,共 100 余个子
系统,打造各部门联动一体的生态体系,形成“一网一云,通感
通存;两底座 N 平台,管服联动”的“
112N”体系架构:
一网:打造全市交通全方位感知的一体化“交通综合感知网
络”。
一云:利用我市现有“政务云”,打造为城市交通出行及相
关部门业务管理提供存储和算力支撑的“交通云”专区。
两底座:打造一个对数据进行存储、汇总、清洗、整理、融
合、处理等工作的“数据底座”;打造一个集合众多交通管理服务
所需要的先进技术和智慧决策引擎的“AI(人工智能)底座”。
N 平台:打造用于支撑各相关部门业务需求和市民交通出行
服务的众多应用平台,做到管理和服务的无缝联动。— 3 —
二、智慧城市交通专项项目亮点
智慧城市交通专项项目的实施,将在全国作出一系列领先示
范,切实打通交通相关部门业务和数据链条,有效提升业务管理
水平;为市民提供真正智慧化的全方位、全模式、全链条的高水
平交通出行服务,大幅提升市民出行体验和服务满意度,显著改
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通过打造“七个一”的先进成果,树立具
有全国领先水平的城市智慧交通管理与服务新标杆。
1.提供“出行服务一手通”。打造全市智慧出行服务一体化
生态平台,以“出行即服务(
MaaS)”为理念,在数据和智慧的支
撑下打通、融合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实现市民出行一站式查询、
乘坐、换乘、驾驶、停车、支付和评价等,通过一体化平台即可
完成门到门的多模式多程出行“一手通”,打造全国乃至世界领先
的交通出行综合生态服务示范。
2.打造“车辆管控一屏观”。打造全市所有车辆全生命周期的
统一智慧管理平台,利用行车、停车、检验、行业管理等各业务
链条的所有新旧设备和系统,高精度监管车辆全生命周期每天的
行驶和停车状态,在各业务部门之间实现实时联动、违法预警共
治。尤其对“两客一危”和渣土车等重点车辆,做到全时空实时
感知监控,自动识别、筛查风险和潜在违法行为,多部门间智能
分工派单,对涉及的单位、车辆和个人进行智慧比对、行为溯源、
自动追查,显著提高车辆管理能力和相关安全水平。3.推广“停车支付一码办”。整合全市停车资源,打造智慧停
车平台,对公共停车场、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等各类资源进行统
一管理,同时鼓励社会化停车资源积极靠拢,实现资源统筹共享
利用、信息精准推送以及智慧停车诱导,推广无感支付和“先离
场后支付”等应用场景。
4.做到“交通需求一图清”。在全国率先实现针对全模式交通
出行需求的实时数字孪生。动态感知民众出行的出发地和目的地,
分析民众的出行目的和出行困难,实现交通管理的提前预测、及
时响应、实时诱导和统筹调度,力争使全市交通出行服务满意度
提升 20%以上,交通拥堵下降至少 10%
5.统筹“应急信息一键达”。对突发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意
外事件等进行应急响应的实时智慧化分析、研判、决策和实施,
通过统一的远程调度、智慧诱导、智能派警等方式调派应急资源,
实现救护车、消防车、应急车等特种车辆快速通行避让,并推送
告知市民及时调整行驶线路或转换交通出行模式,让出“生命通
道”,尽量减少影响。
6.建设“车联感知一链行”。充分利用一体化感知网络以及专
项感知设备打造的共同基础设施,启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
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开展无人驾驶小巴车等体验,
做到自组编队、需求响应、多家协作,逐步推广更多示范车辆类
别并引进相关产业。
— 4 —7.实现“交通违法一网管”。通过前端新旧设备构筑的全市感
知一张网,以及新增各类可进化的智能分析功能,精准识别车辆
和人员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并不断提升识别精度。实时对重点
车辆和人员实现一键布控,全程跟踪和轨迹溯源,打造集“实时
监控、动态感知、联网联控、精准打击、实时推送”的交通违法
打击和安全管控体系。
三、项目推进情况
市大数据局自 2018 年底成立以来,统筹全市政务信息资源
管理,推进我市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鉴于智慧交通专项基
于全市统一的政务云、网资源搭建,涉及部门多、专业性强,市
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交由市大数据局牵头,协同市公安局、市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等 10 余个部门共建。
市大数据发展集团负责具体项目融资、建设和运营。
2023 年一季度市大数据局牵头组织成立烟台市智慧城市交
通专项(一期)项目工作专班,召开项目动员会,明确项目整体
建设时间节点和推进路线,压实责任,压茬推进。截至目前,已
完成了用户深化需求调研,完成设计方案和 500 个路口、960 个
外场施工点位现场勘测,外场施工正在进行;完成了公安信息网
和公安视频专网共计 61 台安全终端设备的到货报验,同步开展中
金大数据中心 37 台网络及服务器设备的上架调试,数据底座、
AI 底座和各平台基础功能正在开发。随着项目的推进,将一定程
— 5 —— 6 —
度缓解城市拥堵,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在公众出行的获得感,让交
通管理更有手段,让市民出行更加便利快捷。
感谢诸位对智慧交通领域应用的持续关注。
烟台市大数据局
2023 4 20

1802099号.pdf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