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70600004260360F/2023-08260 成文日期: 2023-12-20
发布机构: 市民政局 组配分类: 社会建设

第1802088号:关于“墓地开发与生态修复结合”建议的答复

日期:2023-04-27      来源: 市民政局

字号:

市人大张晓燕代表:

您提出的“墓地开发与生态修复结合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有利于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维护群众切身利益,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改革殡葬习俗、倡树文明新风,对整治当前殡葬领域存在的天价墓穴、散埋乱葬等乱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公墓建设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倡导移风易俗推动绿色殡葬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殡葬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公墓建设,确保完成上级制定的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任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安葬(放)设施7779处。其中,建成经营性公墓13处、县级公益性公墓(骨灰堂)14处、镇村级公益性公墓625处、农村墓地7127处。

一、公益性公墓建设有关工作情况

1.坚持政府主导、实行部门协作,压紧压实公益性公墓建设的领导和工作责任。各区市均建立由党委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牵头、自然资源、规划、环保、财政等有关部门协作、基层单位共同参与的领导和工作机制,由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主抓,细化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任务分工,加强部门之间协作配合,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增强公益性公墓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2.着眼长远规划、实施分期建设,统筹谋划公益性公墓建设。在公墓规划、布局和建设上,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满足20年安葬需求、交通相对便利、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大部分群众认可等因素,紧紧立足“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三个规划要求,始终坚持“公墓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为民服务相结合、与长远规划相结合”三个工作结合,努力达成“力求降低建设和管理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资源共享”三个建设目标,发挥“1+1+1>3”效应,实现资金、资产、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目前,各区市均完成公益性安葬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共规划区级公益性公墓(骨灰堂)21处、镇级96处、村级339处,规划安葬设施用地3770亩,其中新增公墓用地1377亩。

3.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全力推进林区内散葬坟墓整治搬迁工作。为有效治开展全市林区内散埋坟墓和农村墓地(集中安葬点)专项整治工作,2021年9月,市民政局联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管局等8部门联合下发《全市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经营、林区内散葬坟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烟民〔2021〕55号),对全市林区内所有裸露地表散葬坟墓搬迁至公益性公墓、农村墓地或集中埋葬点进行规范整治。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确定需要清理的林区范围;民政部门负责指导各镇街划定林区内农村墓地和集中埋葬点的四至范围;民政和行政审批服务部门负责对农村墓地和集中埋葬点进行审批或备案;各镇街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将林区内农村墓地和集中安葬点外的散葬坟墓进行集中搬迁。三年来,全市共整治搬迁散葬坟墓7600余座,规范农村集中安葬点1700余处。

二、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有关规定

《山东省公墓管理办法》规定,公益性公墓是由区市政府、乡镇街道、村居委员会建立,为公民提供骨灰安葬或安放的非营利性墓地和骨灰存放设施,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布局、规模适度的原则,以20年为使用周期,预留一定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历史形成的墓葬点,整合现有农村墓地,实行生态化改造,或利用荒山荒地和贫瘠地新建公墓;一般一个村建设1处,也可若干村联合建设或由乡镇政府统一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由乡镇、街道或村(居)组织具体管理,县级民政部门实施监管。公益性公墓不得开展租赁、招商引资、承包经营或股份制合作等商业经营。公益性公墓实行政府定价销售,不得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经营性收费。

山东省民政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全省公益性公墓建设的意见》(鲁民〔2014〕85号)中明确公益性公墓的建设标准:公益性公墓以骨灰入室安放(骨灰堂、骨灰塔、骨灰楼)、树葬、花葬、草坪葬等方式为主,地表不留坟头或立碑,可采取卧碑方式,碑长不超60厘米,碑宽不超50厘米,厚度不超15厘米,倾斜度不超15度,单穴面积不超0.5平方米,双穴不超0.8平方米。

目前,我市主要倡导在农村集中安葬点的基础上进行卧碑、生态葬改造以及建设骨灰堂等。新建公墓选址要求较高,即要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又要符合《山东省公墓管理办法》的规定。如不得占用林地、耕地,要距离公路500米、水源地2000米以上等,满足相关条件非常困难。

感谢您对民政及殡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如有其他建议和意见请及时告知我们。

 

烟台市民政局

2023年4月2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