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凯、邹文红、陈鸿雁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市区道路互联互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烟台东西狭长的带状组团城市结构特征,城区纵深小,东西向通道少,交通易在东西向交通干道集聚造成拥堵,受山体、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阻隔,交通组织难度加大,次支路网不尽完善。为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完善我市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在《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局组织编制了《烟台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烟台市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烟台市快速路系统专项规划》《烟台市主线连续主干路规划研究》《芝罘区支路及以下等级道路路网优化提升规划》《烟台市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提升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等不同层次交通相关规划研究,对我市道路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经过不断的优化、调整,规划了较为完善的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城市道路网结构。
按照规划,构建以快速路和交通主干路为骨架的道路网络,实现区与区间高效畅通的交通路网,实现区与区间融合发展。快速路部分,形成“一轴一横三纵”,“一轴”为荣乌快速路,“一横”为沈海-红旗-塔山北路快速路。“三纵”为奇泉路、德润路、山海路,与规划港区快速路环线合计总里程196.8公里。通过模型分析,规划快速路将发挥骨干功能,承担55%的干道网车流,干道高峰拥堵比例从15%下降到8%、组团间出行时间有效缩短,将有力地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近期实施“一横、两纵”约44公里快速路建设,“一横”为沈海高速—红旗路—塔山北路快速路,“一纵”为德润路快速路,“二纵”为山海路快速路(塔山北路至同和路段)。交通主干路部分,提升机场路、环海路等道路为主线连续一级主干路,形成为快速路集散的地面骨干系统;提升北关大街、成龙线、轸大路为主线连续一级主干路,连接奇泉路快速路、至北京路主线连续一级主干路,接蓬莱机场,形成快速联系机场的二通道,作为机场集疏运的应急保障通道。
围绕缓解“跨区堵”,在《烟台市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提升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中,依据“缓拥堵、促转型、强治理”3大策略,提出包括“跨区干道提升”在内的9大具体提升任务。“跨区干道提升”任务具体包括:结合城市快速路建设,推进衔接干道和节点提升改造;结合对外交通设施建设,推进跨铁道路同步实施、跨高速道路同步预留;结合跨区瓶颈扩容需求,推进跨区主次干路建设共三项行动,制定“烟台市中心城区跨区道路建设项目计划表(2022-2024年)”纳入《烟台市中心城区疏堵保畅三年行动方案》,由市疏堵保畅指挥部牵头按年度分类分阶段组织实施。
开发区、芝罘区、福山区之间,由于高速、夹河等的阻隔,存在多处交通瓶颈断面。在现状开发区与福山区奇泉路(北京南路)、福海路(衡山路)、永福园路(五指山路)、福新路4条跨高速通道基础上,未来结合沈海高速(大杨家立交至夹河段)快速化高架工程的实施,同步可打通臧家西路、同兴路、迎福路(天山路)、聚福路、太华路(黄山路)、电信路(泰山路)、松霞路(庐山路)、河滨路共8条穿高速的贯通道路。在芝罘区与开发区、芝罘区与福山区(滨海西路、幸福南路、沈海高速、红旗西路、港城西大街、王懿荣大街、荣乌高速)7条跨夹河通道的基础上,增加芝罘区珠玑中路、锦绣南街、蓁山路向西,冰轮路、青年南路向南等5条主次干道与开发区、福山区相贯通,缓解跨夹河通道拥堵。
感谢您对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的关心和关注,也希望您今后能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我局将虚心听取、认真研究采纳。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