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关于促进烟台茶叶高质量发展”提案收悉,衷心感谢贵委对烟台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现答复如下:
烟台是我国最北的茶叶产区,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烟台茶叶独特的品质。近年来,我市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宣传推介等诸多措施,积极推动茶产业扩规模、提产能、创品牌,为烟台茶产业的生产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下,烟台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不少的优异成绩,成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目前烟台茶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与国内茶产业优势产区相比差距较大,茶叶品种种类单一、种植规模不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产业化程度不高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烟台茶产业发展。为进一步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加快推动烟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重点围绕以下5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一、开展种业攻坚工程
实施烟台市种业工程攻坚项目,创建茶新品种选育攻关团队,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尤其致力于南茶北移取得新突破,重点开展特定(抗旱抗寒)种质资源引进、种质资源圃建设,杂交优势选育技术应用、新品种登记及配套技术研究等,培育具有“色绿、香高、味浓、回甘好”的独特品质,且适宜烟台种植的茶新品种。同时,加强品种资源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开展对登记茶新品种及新品种选育的后补助。
二、建设规模化茶叶基地
农林产业的发展,种植规模是基础。为满足烟台茶产业蓬勃发展的需求,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茶叶基地的建设和改造。一方面,整合茶园土地,以适应半机械化、全程机械化作业为目标,坚持茶叶现代化、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以老劣果园更新改造为契机,在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种植基地,壮大茶叶基地规模,形成产业合力,提升烟台茶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同时加大现有老茶园的更新改造,通过改良品种、配套基础设施等方式,打造一批优质茶叶规模种植示范基地。
三、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加强与国内茶叶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为烟台茶业发展服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进、培养、稳定一支茶叶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技术员队伍,为烟台茶业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市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优势,借助北方茶叶研究所等平台,组织开展茶叶科研攻关及技术培训,加快茶叶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科技对茶叶生产的贡献率。
四、强化烟台茶业品牌建设
实施品牌引领战略,通过系列认证加持原有的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烟台茶的知名度,扩大品牌传播力,提高市场影响力。挖掘烟台茶文化价值,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将茶文化融入民俗文化中,促进烟台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紧密融合,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茶企参加各种推介会和茶博会,通过举办“茶文化展示、高层研讨、茶事大赛、商务交流”等多元化的系列活动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烟台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烟台茶知名品牌。
五、发挥茶类社会组织作用
烟台市目前注册登记有烟台市茶叶协会、烟台市茶叶学会、烟台市茶艺文化研究会三个茶叶类社会组织,在选育新品种、推广新工艺、宣传茶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烟台市茶叶学会制定了从种植到加工的五个团体标准,为“烟台茶”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和高质量规模效益提供了一系列指导依据。开展了谷雨工程-烟台茶科普行动,举办了首届烟台茶品质评价大赛、海阳绿茶非遗展演等一系列茶事活动。烟台市茶叶协会每年对烟台茶叶公用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努力推进烟台茶品牌建设,积极参与杭州“茶博会”,拓展烟台茶市场。组织会员参加“烟台市优质茶叶评选活动”“烟台市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等重要活动。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合作,在烟台进行茶叶知识的专题讲座和茶艺师、评茶师的培训,为烟台茶更好的进入全国市场打下基础。
衷心感谢贵委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贵委多为“三农”工作建言献策、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吸纳贵委的真知灼见,积极工作,开拓创新,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水平。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