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莱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深入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教习评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打造思维高效课堂,提质增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我校根据实际制定了本学期的校内“立标课”“达标课”活动。并按照方案如期举行:
一、3月22日至3月23日,开展了各学科“立标、学标”授课、评课活动。
1.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确定5位立标老师。
时间 | 姓名 | 班级 | 课题 |
3.22日(星期三)第一节 | 姚乔乔 | 2.4 | 《田家四季歌》 |
3.22日(星期三)第二节 | 潘敏 | 2.6 | 《角的初步认识》 |
3.23日(星期四)第二节 | 李雪梅 | 4.1 | 《Unit2Lesson1 Do you like running?》 |
3.23日(星期四)第五节 | 梁兆霞 | 5.1 | 《将相和》 |
3.23日(星期四)第六节 | 车佳芸 | 5.4 | 《点、线、面的世界——认识方体》 |
2.立标老师们精心打算,反复磨课,通过研读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分析学情,做到目标定位精准;有用的“评价任务”和“评价标准”,凸显“教学评”一致,评价任务形式灵敏、多样,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紧扣课堂脉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供充分的探究、交流和评价的空间和时间,落实核心素养,凸显学科本质;更在细节中渗透学习习惯,展现教学素养,寻找有深度、有高度、有宽度、有温度的活力课堂。
二、3月27日--4月14日“达标课”活动。
1.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课型,确定达标老师授课顺序。
时间及节数 | 3.27日(星期一) | 3.28日(星期二) | 3.29日(星期三) | 3.30日(星期四) | 3.31日(星期五) |
第一节 | 刘夏辉 | 冯颖超 | 姜晓云 | 张玮 | |
第二节 | 张文妍 | 崔晓 | 刘蓉 | 刁艳春 | 李海英 |
第三节 | 林珊 | 韦潇 | 王爱萍 | 隋海波 | 李阳阳 |
第四节 | |||||
第五节 | 梁玲 | 吴知晓 | 肖美丽 | 臧孟娜 | 唐健英 |
第六节 | 刘雪飞 | 张毅 | 李文萍 | 王学智 | 车康康 |
第七节 | |||||
时间及节数 | 4.10日(星期一) | 4.11日(星期二) | 4.12日(星期三) | 4.13日(星期四) | 4.14日(星期五) |
第一节 | 宋瑜 | 刘莎莎 | 王莲 | 刘春艳 | |
第二节 | 申恒敏 | 宗智慧 | 张娜娜 | 曾洁 | 房丽丽 |
第三节 | 高娜 | 张倩 | 潘丽宁 | 王红 | 牟晓玲 |
第四节 | |||||
第五节 | 初朝霞 | 王欣雨 | 赵艳慧 | 李晓伟 | 刘小佳 |
第六节 | 许崇云 | 唐瑭 | 张念 | 黄晓锋 | 王苗 |
第七节 |
2.每学科授课结束后,同学科老师们相聚在录播教室进行评课。授课老师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听课老师们通过集体座谈形式,从教学内容、互动设计、课堂用语等方面对听课过程进行商量,宁斟句酌打磨教学言语,反复推敲深挖学科本质,将本次的达标课活动提升到新的高度.
三、达标阶段总结。
为期两周的教师课堂教学达标课活动已经进行两天。这次达标活动目的是让每位教师以课堂教学达标为契机,学习改进我们的教法,注重指导学生学法,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巩固、对子帮扶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位老师都拿出了自己最高的授课水平,相互研讨,集体备课,在达标听评课中亮点频出,各有所得。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参加了达标课的观摩听评学习。尤其是年轻老师表现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每节课都听,认真学习,仔细倾听各个学科教研组长的评课。在此,我仅就此次课堂达标中出现的亮点、值得探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和后续课堂达标活动的基本要求,做简单总结。
1.这次活动大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为了打造出一堂成功的课,他们积极准备,刻苦钻研,虚心请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他们这种严谨求学、认真扎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2.课前准备比较充分,老师们更加关注学生学法的指导,同时对学生学情了解较深刻,做到预设问题能够靠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3.教学目标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通过学习方法利用行为动词达到解决学生某知识点的目的,叙写更加明确具体,不再空洞枯燥。
4.注重教材的挖掘,易错点的辐射拓展,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策略明显提高,课堂提问有收有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的发散性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彰显人文情怀。注重知识的前后连贯,温故知新,知识的迁移,适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5.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巩固多了,学生扎扎实实学习的多了。敢于把课堂时间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课堂呈现浓厚的学习气氛,一课一练,一课得,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6.从板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姿态看我们的教师基本功扎实,文化底蕴浓厚。
(一)亮点方面
1.所有参加达标教师精神面貌均较好,教仪教态端庄自然,课堂节奏明快,情绪激昂,感染力强,学生参与度高,效果明显。
2.课堂教学的学习目标都很明确,教学内容丰富,知识传授准确到位,课堂结构较为严谨,能体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遵照了:“目标一教学评价一致性”的原则。
3.课堂教学能尊重学生主体,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同时还注重了学生课堂语言的培养,学生自主讲解到位准确,的确体现了学生互助中思维方法和过程的全面交流,其中问题设计能兼顾学生能力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较为充分。
4.课堂组织教学有序,程式清晰,均能按照预设的“目标一自主一合作展示一检测”进行安排出色地完成授课任务。课堂中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置反应机敏,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二)值得探讨的内容
1.个别教师缺乏对教材和情境的重新设计,课堂上按部就班的照着预设的内容和步骤宣讲,多数缺乏学生当堂生成教学的灵活与精彩。
2.针对课堂讲授内容的问题设计缺乏梯度。问题的预设应该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部分知识距离学生最近知识储备有多远,每层次学生能句够解决不同问题。
3.留给学生质疑、解惑的时间不够充分激励手段较为单一。课堂中教师为了显示课堂热闹不冷场,不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时间,直接进行学生讨论,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的产生,一些待优生等优等生给他们讲就行了,不去自己动脑思考。课堂上对抗组运用还不明显,应该形成学生积极彼此纠正错误的局面,学生相互评价用得较少。
4.学生展示时,板书的美观,语言表达的规范响亮简洁准确,体态语言的运用等有待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活动少,没有做到以生为本,造成学生参与度低,方法老套,还是种“填鸭式”“满堂制灌” 的教学方法,几乎没有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和程度,只管教,不管学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效率低。没有更好的体现新课标,课堂的调控力差,不能及时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2.集体回答问题次数过多,无效提问“是不是”、“ 对不对”、“听懂 了吗”等太多,造成部分学生不肯动脑,不能体现个体差异。
3.对教材挖掘不到位,重点难点不突出,课堂结构不合理。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在实际操作中也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在听课中我就在不断的思考:如果我们老师的导入再吸引人一些、课堂节秦再快些、操练方法再多样些、再把课堂多还给学生一些、多注意小组的合作和对子帮扶巩固,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
(四)后续达标课的基本要求:
1.正确把握三维目标。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构建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更多的我们要关注学生学的过程。
2.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一是课堂组织要简洁明快;二是知识结构要详略得当;三是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四是教学媒体要相得益彰。
3.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第一,接受性的传统教学方法,在重难点、易错点的解决上,我们老师还要强化。第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一定要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有探究价值,不要流于形式,真正体现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对子解决大部分问题,老师不要去讲些学生已经理解的,没有重复意义的问题,把学生的不随意注意尽可能集中到10-15分钟内解决本课重难点。
4.课堂中教师的启发要恰到好处,第-要注重启发的语言策略;第二启发要遵循思维规律;第三,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5.要整合各科教学资源,要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教师合理的整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教材、练习册等纸介教学资源;音像、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教学资源:实验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学资源:还有自然、社会等广域的教学资源等。
6.要注意科学地处理教材,多联系当地、身边的实际案例,不要机械的舍近求远,也不可机械的照本宣科。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校将借此次“立标、学标、达标”活动之东风,进一步做实学标活动,延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扎扎实实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我校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