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预制菜研究开发,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烟台市农业农村工作及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烟台名优农产品众多,种植标准化水平高,食品加工业发达,原材料优势明显,先后获得“中国鲁菜之都”“中国食品名城”等荣誉称号。我市预制菜产业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已形成涵盖果蔬、水产品、分割肉、冷却肉、低温肉制品、速冻食品、调理食品等20多个大类,400多个品种的预制菜产业体系。2022年,全市预制菜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1200家,产值1300亿元,预制菜关联规上企业405家,营业收入1027.5亿元,预制菜专营生产企业192家,规上企业159家,年加工能力114.4万吨,预制菜产品营业收入198.4亿元。区市之间各有特色,其中莱阳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起步早、规模大、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科研能力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聚集了春雪、龙大、恒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预制菜龙头企业,其他区市如牟平的仙坛、荣华,招远的双塔、芝罘的喜旺、蓝白,龙口的格润富德等农牧与食品企业,也纷纷发力预制菜赛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一、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具体工作举措
(一)激发预制菜产业发展活力。一是出台预制菜高质量发展意见。2022年11月,由我局牵头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烟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2025)》出台,意见在立足我市实际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实施产业集群培育、企业倍增、技改提升、项目招引奖补、品牌培育等5项计划,强化组织、要素、服务、监督等4个保障。二是筹备成立市预制菜产业协会。2022年6月,莱阳成立预制菜产业发展联盟并召开预制菜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龙大、天府、春雪等10家预制菜联盟发起单位和部分中小企业、合作社代表参加会议。目前,我局与食品产业链9家链主企业和22家骨干企业进行沟通,广泛征求企业意愿,有意向作为协会发起单位的企业为:龙大美食、喜旺、永和致远食品、天府科技、蓝白食品等7家单位。三是全力争取国家级协会联盟支持。2月23日,邀请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到烟台调研,重点考察蓝白、喜旺、仙坛、荣华、鲁顺、春雪、龙大美食等预制菜生产企业,对我市预制菜产业进行宣传推介。计划组织莱山区、芝罘区、莱阳市等区市及企业赴北京拜访中国优农协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及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深入对接交流,为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市预制菜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集群。一是聚焦预制菜产业项目建设。2022年食品产业在建项目101个,总投资152.93亿元,2022年累计完成投资42.59亿元;全年投产项目57个,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11.16亿元。2023年在建项目71个,2023年度计划投资40.74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1.0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2%。下步将集中推进总投资约65.36亿元的20个预制菜重点项目,包括总投资27.2亿元的“百万吨智能生物发酵项目”、7.27亿元的“万吨白蛋白提取加工项目”等。二是密集开展产业招商推介。3月14日,组织龙大美食、天鹭食品等企业赴济南参加山东预制菜产业创新高峰论坛,莱阳市作为先进区市代表,分享了莱阳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并对我市的预制菜产业进行重点招商推介。3月24日,在广东东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上,春雪集团、天府科技、恒润食品等企业集体亮相。莱阳市负责人代表烟台在“预制菜高质量发展县市长论坛”做了“建设中国‘云厨房’ 打造世界‘菜篮子’”主题演讲,对我市的预制菜产业发展进行广泛招商推介。初步计划6月2日-5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2023中国(烟台)预制菜产业展洽会,同期举办2023中国(烟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烟台市预制菜产业协会揭牌仪式、预制菜产品供需对接会、预制菜美食嘉年华、鲁菜烹饪大比武等活动。
(三)培创“烟台预制菜”品牌。一是强化新闻宣传占领舆论高地。大众网在观烟台栏目中以“烟台锻造预制菜产业名城”为题对我市预制菜产业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并以“乡村振兴看烟台-烟台抢攻预制菜新赛道”为题对我市的预制菜高质量发展意见进行了深入报道。烟台日报、烟台晚报则以头版、整版的形式以“打造‘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烟台放‘大招’”为题,对我市的预制菜产业政策及发展优势进行系列报道。2022年11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专栏以4分35秒的罕见时长播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对我市预制菜产业进行报道,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效应,我市预制菜产业开始进入全国视野,真正叫响预制菜领域“烟台好声音”。二是打造预制菜产业城市名片。组织相关区市对接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等国家及行业协会,申报“中国绿色预制菜之乡”、“中国预制菜第一城”等城市名片,目前已经初步完成对接工作,基本确定5月可以授牌。积极申报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目前已经完成申报材料初稿。
(四)把控预制菜产品质量。一是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机构,整合优质资源,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在预制菜标准建立、产品研发、风味提升、模式升级上发挥引领作用,全力搭建多层次全链条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我市已设立院士工作站2个,建成博士后工作站及创新实践基地6个,引进多家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促进一批尖端预制菜科研新成果在烟台转化。二是搭建检验检测平台。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骨干、第三方检测机构为补充,吸纳10余个国家认证企业实验室参与,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平台有机运行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立起“从田间到舌尖”的预制菜全链条质量检测体系。三是制定预制菜标准。我市将推进成立烟台市预制菜产业协会,吸纳相关企业入会,依托协会力量鼓励相关企业主导预制菜相关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引导企业主动提升企业标准。
二、下步工作计划
抢抓预制菜市场黄金期,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填空补缺,对薄弱发展环节进行重点突破。着力在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双招双引、品牌培育、冷链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做优做强“烟台预制菜”品牌,争创“中国预制菜产业名城”。
(一)强化会展经济,成立协会制定标准。与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山东省预制菜产业联盟、市食品工业协会、食品伙伴网等合作,筹备召开第五届中式菜肴工业化加工技术论坛等8场全国性会议论坛,提高我市食品产业知名度。成立全市预制菜产业协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全方位提升我市食品产业发展能级。
(二)强化平台建设,打造冷链物流体系。按照预制菜原料及产品的保鲜、无菌、适存温度等要求,配套建设智能化冷库区、常温库区,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数字共享平台,保障冷链仓储服务供给,打造集低温加工、仓储保鲜、冷链配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从生产端、运输端到仓储端的全链条掌控。
(三)强化双招双引,坚持双轮驱动发展。招商引资方面,紧盯三类500强、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创新招商方式,瞄准目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引,在招引产业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并重点与中粮、中创投等大型央企国企合作,吸引投资。招才引智方面,重点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院所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成果转化,提高企业创新研发水平,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吸引食品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就业创业。
(四)强化媒体宣传,叫响“烟台品牌”。以“乡村产业振兴媒体行”为契机,开展“产业振兴看烟台”“五色农味,烟台甄选”等主题宣传活动,联合中国绿色食品报、大众网、人民网、农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我市预制菜产业的标准化进程进行专题报道,全面展示烟台预制菜标准建设情况。建立预制菜企业培育库,以龙大、春雪、喜旺、仙坛、双塔为重点,扶持以预制菜产品加工为核心,牵引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加工销售、下游餐饮以及配套制造业发展,培育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物流、营销、进出口以及设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力争创建3-4个省级预制菜品牌,以品牌建设推进产业标准化进程。对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要展会上获得金奖的、入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的、入选“好品山东”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
(五)强化产品研发能力,加强预制菜龙头企业培育。开展企业倍增计划,加强特色及小微企业培育扶持,构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发展格局。实施技改提升方案,培育和引进预制菜装备生产制造企业,加快关键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升级,提高预制菜装备集成制造能力和产业服务水平。围绕预制菜产品研发、贮运流通、标准化生产等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奖励力度,实现预制菜产业“精深”发展。
我们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积极提高行业标准化程度,提高预制菜产业产品品质。同时尽力推动并引领企业加大行业高新技术投资力度,促进产品研发提质增效,改善自身技术水平、装备状况、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及预制菜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烟台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