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平区正值城市更新的火热期,其中既有建筑改造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工作中出现了“技术标准适用难、群众办事难、小微工程监管难”等问题,为顺利开展城市更新工作,牟平区探索以公开视角化解难题的有效做法。
一是公众参与决策,填补政策标准。在对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发现,部分“老房子”与当前建筑的设计差别较大,难以适用现行标准,只能通过现场办公紧急解决。针对这一问题,牟平区积极组织各街道群众代表进行座谈论证,并实地走访老旧小区、商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累计征收86项问题、49条意见建议,经专家、学者反复论证,最终制定了《烟台市牟平区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标准》,从维持现状、满足原标准、性能补偿三个维度提出33条设计标准,满足不同年代房屋的设计。政策标准出台后,牟平区立即组织街道工作人员分片包户开展解读工作,并编制了《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试点工作材料汇编》,将政策文件、办理流程、常见问题及经验案例进行汇总,作为工作人员政策解读的工具书,增强政策解读宣传的专业性。通过群众参政议政、政策解读,既有效解决以往采取“一事一议”特殊论证方式程序繁琐、成本较高的问题,也彻底扭转因不了解政策标准导致既有建筑消防改造不合格的局面。
二是主动回应关切,化解群众难题。在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群众通过12345反馈相关问题较多。牟平区为做好回应关切,主动设立热线服务电话,并通过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等权威平台进行公开,及时答复建设单位和其他参建主体对消防验收备案政策和流程的疑问。同时,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根据群众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针对问题较多,难度较大的,提前主动介入建筑改造利用项目设计、施工全过程。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指导、早纠偏,最大限度避免验收时难以整改、整改代价巨大等情况。目前,已累计为文化中心、杨子荣展览馆等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节约资金2000余万元。
三是拓宽监管渠道,防范安全风险。通过日常监督发现,既有建筑改造消防验收备案中,小型低风险改造项目“应备未备”的问题较多,经前期统计已达1万余件。为有效防范安全风险隐患,在政府网站设计上线“牟平区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监管一体化平台”,将验收标准纳入平台自动识别内容,通过用户上传视频、照片等资料,智能判定验收是否合格,并且对验收情况面向公众进行公开,纳入群众视野进行监管,同步在政务新媒体及爱山东·烟台一手通APP广泛宣传。同时,将“既有建筑改造消防验收备案”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范围,每半年对实行告知承诺制的验收备案项目进行抽查,对面积200平方米以下和300平方米以下的建设工程确定抽查比例分别为1%和3%,已先后对600家项目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182处,曾经的小型低风险改造项目通过公开工作成功转型,从“没人管”真正变为“众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