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贯彻落实栖霞市教体局工作要求,以栖霞市教研室小学室2023年工作要点为指导,立足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方式,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规范办学行为,抓实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升教学质量。
2.聚焦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新教研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发展,引领教师成长。继续加强新课程实施的研究,认真学习领会高效课堂,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教研共同体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促进习惯养成,夯实教育基础。我们将以生为本,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学习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1.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坚持学校检查与教研组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形式,做好检查评价记录,及时总结与反馈,并将检查结果按比例纳入教师考核。
根据《栖霞市小学教学常规》的要求,新学期语数英学科和小学科要严格落实小学室要求的整体备课九点要求:(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重难点(5)教法学法(6)教学准备(教具、学具)(7)教学过程(8)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这是本学期教研室督导检查的重点,要求校内常规检查时发现不按要求落实的,要督促其及时纠正,对拒不纠正并在上级督导中被教研员查出问题的,其常规检查结果定为三等。
推行每人三案:通案+详案+简案;详案:每位教师手写共 10 节详案(毕业五年之内的教师必须有两节精品课例),详案要求每个单元都要备,尽量覆盖全册,并且同级部教师内容不能相同,详案上必须撰写有效的教后反思。对于任教多科的教师,每科都要有,根据课时多少确定备课节数。简案:按照各学科以前要求把重要的内容写在课本上。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重视教学质量的考评工作。各学科教师要根据年级的教学实际,抓好学生日常的单元过关、阶段检测和期末检测活动。加强检测后的动态管理指导,及时做好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对薄弱学科的管理。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抓好课堂教学的监控工作。加强对我校薄弱学科的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严格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相关政策,减负提质。落实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基本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点关注作业量、作业设计、作业批改。比如:学优生做拓展作业和实践作业,学良生做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学困生只做基础作业。保证各类学生的作业时长不超过30分钟。
5.继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心理健康等工作
(1)开学第一周开展全校师生的心理测评工作,希望各班主任全力配合。
(2)继续做好“家有儿女”家长沙龙的讲座和亲子关系指导,本学期计划再开展四次活动。
(3)开展蒲公英家庭教育公益服务站进我们寺口镇村服务指导。
(4)继续完善心语小屋、心理辅导中心的相关设施和资料。
(5)开展好5月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
(6)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结合团体心理辅导上好室外心理活动课。
6.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二)聚焦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
1.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青年教师校内展示课、公开课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种子教师”培养。高要求、压担子,参与课题研究、征文比赛等等促进种子教师专业素养发展。
2.开展第二届“观名课、学名师、仿名课”的“三名”活动。
3-4 月份,小学室开展“观名课、学名师、仿名课”的 “三名”活动。小学室每周推送一节烟台市大比武一等奖优质课,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写出观课报告,作为校本教研的一项内容进行议课,提炼亮点、指出不足。
5-6 月份,组织教师自选课题,根据两个月以来观课议课积累的经验,仿照名师的名课进行仿课、磨课。学校计划与教育集团校、兄弟学校共同开展仿课比赛,促使老师们在实践中历练,与高手比拼中提升课堂教学品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推出校内优秀选手参加9-10 月份联盟仿课展示活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 11 月举行的市级仿课展示活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烟台市的优质课比赛。
3.加强以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面为主题的培训,提高培训效果,落实五个“一”的培训要求,保证培训效果和人数,纳入督导考核。“五个一”的培训要求。即: 一个独立的文件包、一个会议通知、一个签到表、一个学校简报(发美篇)、每人一个培训记录(会议名称、时间、学校、学习地点、听课人、工作年限、个人体会和落实会议内容的计划)等。
4.通过学科公众号和教师 qq 群,推送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方面主题的精品文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促进教师新课标进大脑、进教案、进课堂。
5.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开学初完成希沃5教学应用技能、网络安全培训。
6. 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规范管理制度,改进教研组活动形式,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采用集体学习与分组研讨相结合的办法,使教研活动丰富多彩,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三)深入开展“跨学科融合”自主项目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校计划以开展“跨学科融合”为自主研究项目,打破学科课程教学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克服知识学习的碎片化和分散化,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实现学生多维度、系统化、 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1.聚焦真实问题解决,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场域
跨学科融合教学,首先要变革的就是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指的是师生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传统课堂上有很多常见的教学方式,如讲述、讲解、示范、模仿、演练等。运用这些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向学生展示学科教学内容,厘清并突破教材中的各类知识点。
2.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加强综合育人功能的跨学科课程建设
核心素养内容的整体特性不仅决定了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和价值意义是综合的、系统的、整体的,也决定了学生习得核心素养的过程与方式应该是跨学科内容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整合以及共同发挥作用。可以说,跨学科之间的融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探索多样化学习实践,赋予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更大空间
传统的课堂学习过多地注重学科知识的讲练、学科技能的操练和应付考试的训练,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情感和差异化的认知经验,难以真正触发学生的心灵感应和生命体验,也就谈不上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因此,唯有实施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带领学生走进跨学科融合的综合化学习空间,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质、创造思维和综合能力。跨学科融合教学,以整合学科关联内容为基础,通过打破知识内容界限和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的实践素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统筹校内外各种资源,探索多样化的学习实践,为学生搭建跨学科融合学习的空间。
4.建立协同评价机制,倡导多元多维的学习评价模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既关注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调动和运用的评价,也关注其对不同学科思维技能、问题解决方式、学科素养融合的评价;既关注对学生思维过程、技能提升的评价,也关注对其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的评价;既重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评价(如知识掌握、观察力、理解力、创造性等) , 也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情感、动机、意志力、参与性等)。
(四)开展学科活动,丰富学生人文素养。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夯实学生习惯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各项竞赛活动力求组织规范、保证实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1.坚持做好学生每日晨读活动,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及班级图书角,为学生创造阅读条件,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培育浓郁读书文化。
(1)利用阅读课及课外阅读,开展好丰富多彩的学生读书活动。
(2)积极推荐学生阅读书目,为学生的阅读做好导航。
(3)每学期组织学校读书明星、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进行家校互动,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定期开展好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比赛活动,如:经典诵读、汉字听写、计算能力、科普知识等竞赛活动,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综合实践活动。三四五年级学生每周五下午两节课走班参加多彩活动日。开设有体育的田径、球类;音美的合唱、乐器、舞蹈、绘画、泥塑、十字绣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提升了学生能力。
(五)促进习惯养成,夯实教育基础
1.开展习惯恢复月活动。坚持开学后第一个月开展习惯强化活动,天天练,周周查,并把检查结果作为班级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班主任落实好。
2.制定切实可行、因校制宜的良好习惯培养的目标和体系;探索行之有效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方法。认真落实《烟台市关于加强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并有针对性地确定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3.抓作业批改。通过多次作业检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书写习惯也不是很好,作业本不够整洁。根据教研室的作业评比要求,提高作业批改质量。教导处加大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抽查力度。
4.以活动为载体,定期组织开展促进学生发展的学科比赛活动。如:百字(百题)达标赛、数学小讲师、师生规范字书写、学生读书月活动等。继续做好红色宣讲及红色教育活动。
附:2023年教导处工作规划配档表
时间 | 具体工作 |
2月 | 学科组制定教研计划、教师制定个人教学计划 |
下发各学科教学进度、工作任务单 | |
“兔年寒假作业秀,别样寒假收获多”——寒假作业评比和表彰 | |
“讲文明重安全守纪律正习惯”习惯恢复月活动 | |
月底第一次常规检查 | |
3月 | 开展第二届“观名课、学名师、仿名课”系列活动---观名课,写出观课报告,提炼亮点、指出不足。 |
“数学小讲师,‘数’你最精彩”——现场展示大赛 | |
4月 | 组织参加栖霞市小学语文阅读现场展示会 |
参加烟台“课堂教学改革之旅”系列活动 | |
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整体教学为主题的展示活动 | |
“扬汉字之美,塑计算之魂”——百字(百题)达标赛 | |
月底第二次常规检查 | |
5月 | “同读一本书,共享读书乐”——学生读书月活动(级部共读一本书) |
开展第二届“观名课、学名师、仿名课”系列校级仿课赛课活动 | |
6月 | 组织学生参加烟台市第二届小学英语口语大赛 |
“晒最美作业、展最美自己”——优秀学生作业展评活动 | |
月底第三次常规检查 | |
7月 | 期末质量检测 |
全学期 | 开展“跨学科融合”自主项目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