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松山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03-15     

字号:

为丰富我校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小学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落实教体局体有艺术“2+1+1”相关要求,有力地推进我校特色建设。经校委会讨论,决定在小学部开设学生活动类课程,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

1、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个人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健康和谐文明氛围,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为学校的艺术展演、科技竞赛、体有竞赛等各项活动培养特色人才。

4、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营造优良的校风,真正把学校办成学生喜爱的家园、乐园和学园,让活动课程的开设与发展成为学校打

造品牌的亮丽窗口。

二、课程实施的方案

1、活动课程类型

(1)兴趣小组类  (2)社团活动类  (3)技能培养类

2、课程实施的步骤:

(1)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松山学校小学段活动类课程实施方案》,把课程初步设置为两大类:兴趣小组特长类和学段学生普及类,然后将方案公示给小学段全体教师。

(2)小学段教师根据学校方案,结合自身特长及爱好自主申报兴趣小组类预开设科目,原则上音体美教师每人都要开设一种。级部主任根据学段特点设置2-3类学生普及类科目,并确定好责任教师。然后都认真填写《小学段活动课程科目申报表》。

(3)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提交的预开设科目进行审批:结论分同意、完善、暂缓三类。学校将最终审批通过的科目集中向学生展示,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自主申报一种课程。因受人数(原则不超25人)及本人是否具有该项潜质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申报兴趣小组类学生必须经科目教师考察同意。

(4)根据学生申报及教师审批情况,仇责教师填写好科目参与学生登记表并提交教导处备案。

(5)科目教师负责予以认真实施,并根据活动的情况不断完善本科目的内容、过程、措施。

三、课程保障的措施

1、对开设的课程均采用走班的形式,时间(暂定每周下午最后一节)和地点(兴趣小组类在功能室,学段普及类在本级部教室》由学校统一调配。

2、有关负责教师根据科目特点提前做好预案,保证学生安全,学校将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

3、各科目都要建立学生点名册,每次活动前都要认真落实人数,缺人要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4、为既保证科目开设效果,又不给教师增加过多负担,要求科目教师将《申报表》各环节填写详细、清楚,提交电子稿,暂不要求教师备课。

5、除学校能够提供的场所、器材外,各项活动所需的器材原则上以自愿的方式学生自己购买,课程教师不得出现指定或统一购买行为。

6、为提高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学校每学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所有开设的课程在校园艺术节中进行集中展演评比,对优秀的教师和学生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有一定特色和效果的科目学校将利用外聘教师和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进行重点打造,力求形成学校特色。并尝试逐步将该项工作纳入教师的考评和学生的成长档案中。

四、课程预期的效果

1、能够将教体局体育艺术“2+1+1”活动落实到实处,让每一名

学生都能有一技之长。

2、为今后学校参加的艺术展演、科技竞赛、体有竞赛等活动储

备好特色人才,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临时抱佛脚”。

3、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让活动课程的开设及部分课

程成为学校打造品牌的亮丽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