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二实验小学以各级教育部门意见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宗旨,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本学期,我校将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教研引领,实现常态课提效、课后作业提质,校本教研赋能,集团化办学共进,进一步突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良好习惯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
一、规范学业检测,均衡发展提质量
1.坚持做好单元小测和每月一测,不断走向规范化。结合教研室的抽考方面,从学习习惯、学科核心素养等维度进行单项检测。语文主要关注书写质量、阅读、习作三个维度,数学主要关注书写、计算、解决问题三个维度。
语文 | 数学 | 其他学科 | |
三月 | 书写习惯检测 | 口算能力检测 | |
四月 | 阅读能力检测 | 计算能力检测 | |
五月 | 期中综合质量检测 | 期中综合质量检测 | 英、科、道法检测 |
六月 | 读书节系列比赛 | 解决问题检测 | |
七月 | 期末综合检测 | 期末综合检测 | 全学科检测 |
2.教师命题能力提升工程。第一维度,教导处引领,分学科学习相关材料,领会提升命题能力的方向。第二维度,以校内比赛,提升教师主动研究能力。结合教研室要求,进行校内命题能力比赛,评选一二等奖,计入期末考核。第三维度,把教师命题能力提升作为3-5年级语数教研组的常规教研主题之一,要进行常态化的教研并形成资料。
3.关注特殊班级,促使班级均衡发展。特别是新教师、新入职教师、弱势教师,实行一带一帮扶。拟将老教师、骨干教师作为师傅教师,跟班指导,并给予一定的捆绑奖励。
4.多措并举,切实辅导好班级内的学困生。组内由经验丰富教师传授提升学困生学业能力的窍门,充分利用第三节课、课后服务及碎片化的时间,真正发挥教师对学困生的终极关注与辅导。同时,可以发挥班级小导师、科学设计有效的分层作业等方式,变“差”为优。
二、细化常规管理,减负增效出质量
1. 规范教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允许自行调课,确需调课必须将调课单提前送教导处,批准后方可去上课。提前2分钟进课堂,提醒学生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品。不准迟到、拖堂,侵占学生休息时间,上课不允许拿手机,不允许坐着讲课。违规行为将计入师德考核。建立科学的巡课机制,教导处领导做值日校长这一天,必须进行巡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科领导,由学科领导进行约谈整改。坚决杜绝体罚、课堂组织无纪律、不按课表上课、教师在教室看手机、坐着上课等。
2.提高备课质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要在提高备课实效上做文章。加强集体备课,突出教学重点,强调学为中心,促进学科素养落实。备课要求备详案,打印稿,加大“课案一致”监督检查力度,做到“不备课不进课堂”,提高常态课效率。其中在本学段工作不满3年的新教师(2020年入职至今)以及交流轮岗的跨学段教师(写一年)要手写详细教案。
3. 提高作业设计研究。学校要把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 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将组织语数英老师进行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探索小学作业改革新路径,作业减量提质,让学生快乐学习。
4. 加强作业布置管理。作业布置管理实施三级监控:
①一级监控:学校监控。
建立健全有关作业设置、监控、公示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抽查制度。抽查作业总量是否合适,低年级无书面作业,中高年级作业不超过1小时;抽查作业内容设置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注意分层布置,是否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抽查作业批改是否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是否是让学生互批互改,必须全批全改。另外,不得使用“一教一辅”之外的教辅布置作业,不得使用套题、套卷布置作业,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内容自行出题,增加针对性。
②二级监控:教研组监控,班主任协调。
教研组长根据本年级的学生情况,统一规定作业量,任课教师根据自己每天的授课情况把要布置的作业内容上报给教研组长,经教研组长审查通过后再到班级布置,同时班主任要将各学科作业进行协调,控制好总量。争取课后服务的学生作业不出校门完成。
③三级监控:社会监督。
开通家长热线,家长可直接向学校教导处提出诉求和建议。同时,将监控与考核相挂钩,网上民生或者电话反馈属实的,扣考核中的作业分。提升教师的作业管理意识,形成多维度网络状的作业管理机制。
4.强化学习习惯培养。把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纳入课堂教学评价、班级管理评价,切实把习惯培养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学习习惯的检测与育苗杯优质课相结合。
5.落实好教研组教研力度,筹备区教研组建设检查。坚持两周一次的主题教研活动,选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融入新课标理念,以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为依托,建设序列化主题课程群,完善特色教研。
6.做好集团校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继续和二小集团成员校做好集团教研活动,落实理论学习、课例研究、反思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教研制度,组织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课题专项研究问题和学科教改问题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城乡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均衡发展。促进成员校之间的教育资源整合,发挥学校名师、骨干教师的送教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特色建设和师资素质整体提升。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守正创新出质量
1.新课标与课堂融合的教研研究。
立足我校传统“育苗杯”赛课,注重骨干教师、优质课例、优秀经验的培植、发掘、跟踪、提升,发挥教导处专业引领作用,不断提高集体教研的质量,形成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合力。
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与习作训练,继续以读书为抓手,进行阅读课的研究和各年级的专项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以课例的形式,落实新课标中“任务群”理念。构建学校语文学科典型教学模式,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课堂:以新课标理念为引领,加强“核心素养下的新型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探索大观念统领下的单元主题教学新样态。数学教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努力提高35分钟课堂效率。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重点做好学生数学思维和益智能力的训练。
英语课堂:以新课标理念为引领,以英语阅读为支点,着力将小学生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落实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必要的语言技能,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努力让学生做到口语交流无障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它学科:在严格执行课时计划的基础上,要在“教好”上下功夫,力求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学科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探索知识,提高能力。体育学科重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达标率,努力降低近视率,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音美学科重在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感知、创意表达、审美情趣和文化理解。
2. 挖掘学科特色,做好校园特色建设。
①学科拓展课程落实好
语文学科的诵读、书法、阅读等,数学学科的益智学具、绘本阅读,英语学科的绘本阅读,科学学科的阅读等,思维导图课程开发与利用,各学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这些学科拓展课程要大胆开发开设。
②加强特色社团建设
发挥音体美科学信息学科教师的特长,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校级优秀社团活动,开设音乐、美术、器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小组,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学校做好各活动小组活动监控,做好各活动小组考核评价方案。每个活动小组做好过程性资料整理。
③特色课程展示与评价
本着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原则,设计活动内容。“体育节”将在四月底前举行,展示出班级精神风貌;五月进行劳动周活动、心理健康周活动、科技节活动、艺术节活动;六月进行数学节、特色课程展示活动,体现我校“五育并举,多彩课程”的理念,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生活素养、艺术素养。各学科拓展课程资料做好一学年的准备,各社团活动成果准备好,学年末即六月份将进行特色课程评选,40%为一等奖,特别优秀的教师评选为我校“特色教师”。
4.继续推行全科大阅读活动。将阅读真正深入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形成全员爱阅读的氛围。
5.以各级各类教师赛事为契机,不断熔炼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堂驾驭力。
四、实施分层培训,强师赋能出质量
1. 分层培养精细化
(1)关注新教师、新转入教师的成长。
抓好新教师培训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学期我们将组织三项赛事为新教师颁奖。
①新教师授课大赛
②新教师三字大赛
③新教师育人故事演讲大赛
三项成绩之和,表现突出的将被评为我校“教坛新星”,在学期末进行表彰。
(2)培养校级教坛新秀,并推荐区级教研新秀。通过压担子的方式,激发青年骨干教师的内驱力和潜力。
2. 五项基本功提师能
(1)听: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开阔视野。抓好领导干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外出学习,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本学期注重课程改革方面的培训。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得少于20节。
(2)说:相信教师,以人为本,挖掘教师自身经验,培养专家型教师,作为校本培训主讲人。各教研组开展评课活动,组内每个人员都参与评,“1+1”模式,即一条优点,一条建议。提高教研组教师评课能力。
(3)读: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厚实教师底蕴。推荐教师阅读优秀教育教学书籍;每学期至少八次读书活页,读思结合;进行教师朗读比赛等。
(4)写:每月两张钢笔字、每两周一次读书活页。寒暑假每人一篇教育论文。在观察与写作中发现教育规律,提升育人水平。
(5)研:每周一次组内集中教研,每月一次校级教研,每学期一次课例研讨,本学期进行“育苗杯”优质课大赛。研训活动与“优秀教研组评选”结合起来,促进教研团队的培养。教师基本功形成序列,常抓,但努力做到减负。
五、具体活动安排
2月份:
(1)召开教研组长会,学习学校教学计划、制订本学期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2)开展假期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及综合实践成果展示。
(3)单项小测。
(4)抽查课堂常规和家庭作业布置情况。
(5)进行集团教研,商讨本学期教研事宜。
3月份:
(1) 开展育苗杯优质课比赛。
(2)听部分教师的“推门课”。重点关注特殊班级。
(3)每月一测。
(4)集团教研。
(5)教学常规检查。
4月份:
(1)跟进与指导各教研组建设。
(2)开展校园“体育节”活动。
(3)每月一测。
(4)集团教研。
5月份:
(1)各班级“经典海读”成果展示。
(2) 各学科特色课程展示活动。
(3)迎接教研室抽考。
(4)进行心理健康周、艺术节活动。
(5)集团教研。
6月份:
(1)举行“数学节”系列活动。
(2)优秀作业设计评选。
(3)教师基本功大赛。
(4)各学科制定复习计划。
(5)集团教研。
(6)迎接教研组建设检查。
7月份:
(1)做好期末复习,迎接毕业班考试。
(2)各项教学常规检查,核算千分考核。
(3)做好优秀教研组、优秀班主任、特色教师、教坛新星等各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