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朱桥镇中心小学2023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日期:2023-02-24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根据《莱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坚持培训与教研、科研、学校发展相结合,坚持“夯实基础,面向课程,反思教学,促进发展”的培训方针,积极探索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方法。多层次、多形式、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使校本培训工作走向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总体目标

为认真和贯彻落实以上文件精神,我校积极开展教师学科素养培训、考核活动,从以下四个方面达成预期目标:

1.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围绕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明确校本培训学时,所有教师每年完成16学时,5年内完成学时的80校本培训。继续教育学时每年最少48,累计5年达到360学时。

3.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有效途径,开展教师教育专题研究,建立健全培训项目制度。

三、主要措施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实现规划目标,我校现在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建立和健全校本培训制度。

成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于洪超;副组长于冈;成员:胡建波、刘慧、张海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教务处,统一管理和协调校本培训工作,制订规划和学年计划,建立教师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做到教师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考勤、具体负责人清楚明确,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大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召开全校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动员大会,明确培训的形式、内容;主要从教育专著阅读、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学科知识与人文素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以培训为基础、考核为保障,让老师充分认识到参加培训是教师的权利同时又是应尽的义务。

3.实行培训分工,科室负责制。

(1)师德培训:由办公室负责;

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训以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为基础,采用集中专题培训、交流研讨、分组讨论、分散自学为主要培训形式,借助理论研修与实践交流,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培训、活动和考核,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依法从教,廉洁从教,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技能、教科研能力等培训:由教导处负责;

A.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师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一是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写笔记、专题讲座、观摩光盘等形式,保证理论学习的实效性;二是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推荐优秀书目,通过读书开阔教师的视野,树立远大的教育理想;三是评选优秀反思、读后感等,鼓励教师学会反思,及时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记录下来,并转化为更为科学、更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

B.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通过教研活动、教学评比、集体备课、主题讲座等有效载体不断提高教师教研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帮助教师获取最新的教研成果。注重培养教师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动向,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能力建设的新水平,以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鼓励教师在职学历进修,鼓励教师从事教研活动,发表优秀论文。加强教师计算机运用能力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先进、方便、快捷的网络教育技术,有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校特色规划,采用互动型的培训模式,根据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特长,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特色教学能力。加强学校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为教师创设锻炼自己和不断总结提高的机会。

C.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为学校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科研写作及简单的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全面提升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科研逐渐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种需要。同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

(3)班主任培训:由少先队负责;

学校每学期对班主任老师集中培训一次,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集体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专题为内容。另外,认真组织好班主任老师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或少先队组织开展的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岗位培训。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青年教师的培训:由校长室、教导处负责。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后备力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培养他们敬业乐教的精神,稳定教师队伍,促进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以"以老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指定指导教师,以教学设计技能、组织教学技能、运用教学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为主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尽快的成长成熟,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从而牵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

四、操作细则

1.立足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继续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示范开课、交流反思、专题学习等多层次的研讨活动,使教研组的活动向规范化、专题化发展。

2.积极打造名师队伍,发挥领头羊效应。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评选为抓手,培养学科带头人,加快青年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遴选在教学改革建设或科研方面业绩显著,勤奋工作,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带头人,鼓励他们在教学、科研一线岗位上做出成绩,进而提升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培养骨干教师,结合他们的特色和风格,加快对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工作,有计划地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修学习,鼓励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和传帮带作用,通过主题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切实提高队伍专业素养。切实搞好师徒结对工作,完善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明确师徒任务、目标,对每一位青年教师制订可行的培训计划,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与培训业务档案;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学位层次和业务水平。从而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3.开展教科研专项培训。加强课题的开发,并通过课题的开发和实施,通过教育叙事、问题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来系统地开展校本培训,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师素质结合起来。

五、经费保障

学校按每年不少于年度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安排专项培训经费,按规定统筹使用,实施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1.培训费用报销标准根据财政外出学习培训报销规定执行。教师每次参加培训所产生的费用,由教师向培训机构支付后与培训差旅费一起回校报销。

2.教师参加经教体局审批的培训,培训费用回学校全额报销。

3.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经费收支公示制度。学校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接受教体局及相关部门督查。

附  校本培训主题和内容:

主  题

内容要点

教育专著阅读

①教师每年至少阅读1本教育教学专著;

②开展名著导读、读书学习会等交流活动。

指导学生学习

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握学生学习特征和学习现状;②掌握学生学习中的典型错误并提出改进意见;③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

专业知识与技能

①研读课标和教材,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明白“是什么”,“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②根据课标、教学任务和学生,制定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课时(单元)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组织教学过程,研究习题、知晓习题的价值;③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作业,能评价试题和命题;④能进行教学诊断、教学研究和改进。⑤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如导入、语言、板书、总结、现代教育技术、情境创设、互动交流、课堂问题处理等)和学科专项技能(如实验、视听、演讲、艺术等)

师德规范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莱州市朱桥镇中心小学

二〇二三年二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