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有节,需防胃石

日期:2023-02-22     

字号:

饮食有节,需防胃石


 

 

近段时间来,招远市中医医院内镜室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先后发现和处理了5例胃石症患者,都与未能注意合理饮食有关,有些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胃肠溃疡和消化道梗阻,幸好胃镜碎石结合药物等治疗及时,防止了开腹手术取石,避免了更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什么是胃石?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摄入的某些食物、毛发等在胃内聚积成团块状,称胃石症。植物性胃石是临床最常见的胃石,胃柿石是其最常见的类型,山楂、黑枣、桔子、石榴等也可引起。在柿子、山楂或黑枣中含有一种称为鞣酸的东西,未成熟的柿子中,其含量可高达20%。吃涩柿子时,嚼破了细胞膜,里头的鞣酸便迸了出来,把舌头涩得发麻。此外,柿子中还含有树胶、果胶。人吃了未成熟的柿子后,鞣质在胃酸的作用下,能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易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而鞣酸蛋白、树胶、果胶能把柿核、蔬菜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在胃内就可形成胃柿石。胃酸多的人吃柿子易长胃石,甚至有些人吃一次生柿子就可形成胃石。而山楂富含果胶,在适合的PH值下可发生胶凝,在胃内凝结成块而发生结石。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空腹吃生山楂后喝茶、饮酒及多进食增高胃液酸度的食物是山楂胃结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如何“享受美食,远离胃石”?那就要要注意了:避免空腹吃柿子、山楂或黑枣等。避免酒后、饮茶后吃柿子、山楂或黑枣等。平时有烧心、反酸等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应避免吃上述食物。胃动力差、胃排空延迟的老年人及小儿应避免吃上述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前后吃上述食物。高蛋白饮食如海鲜(螃蟹、虾等)、禽畜肉(牛肉、鸡肉等)及奶制品等。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胃石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比较隐匿的过程,时间长短短不一,症状表现各异。胃石形成后,小而光滑的胃结石可能不产生症状,并随胃肠蠕动,经由粪便排出体外;大而粗糙的胃结石可引发上腹饱胀、反胃、恶心呕吐及上腹痛,有些患者有类似慢性胃炎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钝痛、反酸、烧心。胃石症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穿孔、梗阻等,其中以溃疡最常见,约为60%。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如果不能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和结合透视,尤其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有时很难确诊并及时处理。患者症状长期存在,病痛无法解除,尤其是幼儿和高龄老人,内镜检查的风险较高,影响及时确诊处理,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中医在防治疾病时,力主预防为主,通过“管住嘴,迈开腿”等日常生活习惯的管控,保持身体健康,防治疾病发生,确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物极必反,也无需过度紧张,饮食控制过度,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因噎废食,对提高生活质量无益。如果您出现胃肠不适症状,找不到原因,又不能自行消除,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到医院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