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2个月的刘女士,来妇科门诊看病,自述在咳嗽、喷嚏、大笑的时候,经常不由自主的漏尿,经做检查,发现是盆底肌松弛,同时自述松弛的阴道也导致了性生活的不满意。这样的情景,作为女性,是不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难言之隐?其实,刘女士患的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需要做的是产后盆底肌肉康复。
那么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的盆底,它支撑着盆腔的脏器,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还有肠道、直肠、尿道,盆底的支撑功能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盆腔脏器的各种功能,用医学术语来讲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如果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像尿道它可能就会出现排尿功能的异常,比如说尿失禁,憋不住尿,走到哪儿都要去找厕所,甚至有的时候一咳嗽就会挤出一些小便,很不好意思。
盆底功能障碍还会影响性生活。一种情况是阴道壁松弛了以后,夫妻性生活达不到一个很满意的效果。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是阴道肌肉过于紧张,出现阴道痉挛,从而引起性交痛。
盆底功能障碍可能会造成盆腔脏器的膨出、脱垂,就是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腹腔的器官有点往下坠。
盆底功能障碍还会造成盆底部的慢性疼痛,比如说有些人的下腰部、会阴部位、尾骨这些地方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高吗?
有资料显示,产后的妇女尿失禁的发病率是15%-40%左右,随着年龄的增加,原本没有相关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的女性,在45岁以后,症状明显,患病率高达73%。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
如果确诊了是盆底功能障碍该怎么做呢?
如果确定了是盆底功能障碍的话,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盆底康复治疗了。盆底康复治疗通过生物反馈方法,不打针不吃药,主动与被动训练相结合,帮助恢复盆底肌的功能,缓解和预防漏尿、脱垂、性生活不和谐、慢性盆底疼痛这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的症状,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一般产后42天至1年内,是盆底肌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段”,常用的盆底康复技术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Kegel运动、阴道哑铃、生物反馈、电刺激、磁刺激、手法治疗。
所以,产后的女性,要及时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以便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