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市教体局2023年教育体育工作要点,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生良好习性养成,着力教师专业成长,狠抓落实,力求突破,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一)党建为基,师德为干,提升整体素养。
1、党建筑魂,师德引领,发挥领导干部、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善于谋事,敢于担事”。深化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形式,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继续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新党员。加强活动组织和信息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学习强国”、“莱州教育”等媒体投稿力度。
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签订《师德师风建设承诺书》,不断规范日常言行;利用网站、公众号、美篇、文化墙、电子屏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师德典型先进事迹。同时加强师德考核与督查,确保不越红线。
2、做好工作量日常考核,激发工作热情。依据工作量考核方案做好教辅工作量的分配,做到相对均衡,避免差距过大。另外要加强日常工作的考核与监督,发挥工作量、课时量的最大效用。
(二)养成教育,塑造性格,促进全面发展。
1、加强班主任与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社会公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先立身后育人。
2、狠抓落实,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通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的开展,树立节约粮食、爱护公物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损坏公物要赔偿等正确的公民道德意识。不断强化“文明标兵和文明班级”的创立评比活动,对卫生、纪律、路队、礼仪尤其是“两操”的质量,进行细化、量化,每周公布各班的得分情况,表扬先进班级和个人,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形成。
3、加强主题教育,推进校园文明。组织开展好新生入学、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爱心礼、表扬颁奖仪式等主题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洗礼。
4、结合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母亲节、端午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和孝诚爱仁四德教育。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性格。一要上好健康教育课,二要开展好“六个一”活动:对学生进行一次身心健康情况摸排,开展一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重点学生开展一次普遍性面对面谈话,组织一次重点家访,开展一次全面家长会,每月开展一次户外娱乐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强化管理,教学中心,助力专业发展。
1. 加强干部队伍教学引领。领导干部参与一线教学,年轻干部任教主学科起模范带头作用。建立领导包保和巡课制,领导每天巡课和听评课,督促指导教师提高日常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继续按“青青树阅读者、思考者、行走者、省悟者、自修者”五个系列对教师进行读书、教学研究、基本功训练、积累反思、业务进修等教学业务水平提升工作。继续实施“星火燎原计划”倾力打造骨干教师,借助战区和共同体,共享优质资源,加强名校名师引领。建立教学诊断层级体系,通过层层月跟踪与听评课,帮助教师每月诊改一个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问题诊改月清单”。
3.加强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深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抓牢抓实“七项常规”教学常规管理。加强集体备课质量,改革备课方式,语数英教师用订制的备课笔记手写备课,按照参加工作年限确定备课详案数量。设置全景式作业,每节课有课堂达标,学生手中的教辅全做全批全改。教学常规分为“学校月评”和“全镇期末评”,按照60%和40%的比例列入教师考核,以此督促教师加强平日的备上一致,批改及时,常规跟进。
4.加强魅力效率课堂建设。持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主题教研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教研与科研深度融合,借助课题研究推动,以诊断课、仿践课、比武课、立标课、过关课等课堂教学研磨活动,保证全镇教师每学期全镇范围内公开讲课1-2次,按照参加工作年限依次开展。
5.加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持续关注学生学习习性培养,开展相应培训、养成活动。继续推进学生“月主题阅读”,每月一本书,每月一次校级读书活动,促进师生大量阅读。加强学生书写指导练习,全科书写考级,各科书写成绩按10%纳入教师教学成绩。进行作文专题训练,学生每周2节作文训练指导课,每月一次现场作文,编写相应的校本指导教材。在数学课堂加入“三分钟计算”环节,英语学科继续推进“自然拼读”的学法指导。组织全镇“核心素养月赛”,检验日常培养效果。
(四)艺体教育,锚定特色,激扬个性梦想。
1、加强社团建设。学期初,首先将音体美社团做好计划,开展活动,同时以“走班”形式开设其它社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获得体验,培养兴趣。
2、深入落实体育“1+1+N”工程和周三比赛日制度,保证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大课间足球操,加强指导,创新编排,提高素养,形成特色。
3、加强美育工作。建立常态化学生艺术展演机制,帮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2项艺术特长。探索美育教育的新形式、新思路。
4、加强劳动教育,建立校园劳动、家务劳动制度,上好劳动教育课,开发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用好 “青青园”等校内劳动基地,联系成立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体验与教育。
5、各学校要组织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引导不同年级的学生广泛开展发明创造、科幻画、机器人等多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
6、扎实开展卫生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筛查工作。做好学生近视防控、禁毒教育和国防知识教育。
(五)安全工作,坚守底线,保障生命健康。
1、进一步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安全制度,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更加规范、精细、长效。
2、加强师生安全实践能力培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具备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确保学校安全事故零发生。
3、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定期不定期排查隐患,建立台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防患于未然,为师生创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4、继续与镇派出所、市场监管所、二中队、镇卫生院等部门搞好共建,打造“平安校园”。
5、进一步保障校车运行安全,值班领导、教师及时到岗,维持好车上车下秩序,与家长做好交接。做好黑出租接送学生排查,消除安全风险。
6、持续做好学校食堂管理,大宗物品集中采购,食堂人员规范上岗与操作,确保不出现食品卫生事故。
7、做好饮食卫生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加强日常宣传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降低发病率。
8、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按照市局要求,修订完善工作方案与应急预案,动态随时调整防控措施。妥善做好开学前、开学后各项工作,确保学生顺利开学。做好开学后每天晨午检、测温、通风、消毒、学生活动、用餐、大环境卫生清理、校车随车值班测温等工作。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把好入门关,外来人员严格测温登记手续,做好缺勤学生调查。根据要求储备防疫物资,以应对突发情况。
(六)其它工作。
1、做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遵守岗位职责,按时上报各种资料,账目清楚,及时归档,严格报销手续。
2、学生资助工作。根据要求,做到程序规范,过程公正、公平、公开、档案完备。
3、工会工作。继续发挥教代会作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重大事项均经教代会表决通过再施行。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提高教职工工作幸福指数和身体健康指数。
4、信访稳定与满意度工作。耐心做好来电、来访、家校沟通等工作,迅速回应关切和意见建议,提高家长、社会和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