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驿道镇中心小学2022-2023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日期:2023-12-04     

字号:

一、基本情况

莱州市驿道镇中心小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1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3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2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1处。

二、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一——五年级每周均安排1课时。学校以课内外结合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等。

三、基地建立情况:

校外劳动基地位于学校大门外向南400米处,占地1000平方米左右,距离学校较近,便于学生进行劳动,能够及时进行观察与管理。

四、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4000元,用于劳动基地的建设及劳动教育过程中购买劳动教育所需器材、材料方面。

五、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一——五年级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

六、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将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自我服务”“ 班级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的机制,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建立劳动教育机制

1. 学校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各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劳动方案。

根据教研室要求,本学期开始,学生家务劳动实行“家务劳动契约制”;校园劳动实行“校园劳动经标制”;公益服务等校外劳动则实行“社会服务申领制”。

2.注重学科渗透,科任教师根据语文、数学、道法、美术等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

(三)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1.自我服务。结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精细化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仪器;普及环境美化知识,让学生认领绿植并进行关护。在劳动中享受快乐。买菜任务、学会正确扫地、叠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 顿饭的任务、洗碗、洗衣服等,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形成班级劳动教育课程。

2.公益活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学校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每年寒暑假,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新农村一次,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让家长对活动进行及时反馈。

(四)宣传评价

学期末,班级要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每一学生将自己一-学期的几项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 纸)在班级展示。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同时,应教育他们懂得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劳动光荣,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不仅用脑来劳动,而且要动手。因此,不能轻视体力劳动。让孩子在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七、劳动周方案

[活动思想]

以十一国庆节为契机,开展以“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在日常家务劳动中,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活动时间]

2023年10月1日一10月15日

[活动内容]

(一)快乐劳动进行时

负责人:各班劳动教师、综合实践老师(劳动教师负责布置任务,综合实践老师负责督促学生进行劳动,并对学生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活动要求:各班学生利用十一假期尝试“做一名快乐的劳动小能手”。根据根据劳动老师要求进行劳动实践,及时填写劳动反馈表,同时拍照记录自己的劳动过程,发到各自的班级相册中(劳动教师提前与班主任联系,分别在班级相册中建立相应的劳动活动记录相册)。

活动内容:

低年级学生以“自立从自理开始”为主题,一年级学生学会自己洗手、剪指甲、系鞋带,整理自己的书包;二年级学会洗自己的毛巾、学会系红领巾、叠衣服,能够独立完成一次果蔬拼盘制作。

中高年级学生以“劳动促我成长”为主题,三年级学会洗较薄的衣服、能够打扫客厅地面卫生,能够为家人做一份西红柿鸡蛋汤;

四年级学生能够做到每餐吃完饭后洗碗、每天清理地面卫生;五年级学生能够能够整理自己的房间,学会叠被子、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整理书柜,并能参与完成家里的卫生大扫除。

(二)劳动成果展示节

1.劳动成果我汇报

各班劳动老师利用劳动课带领学生分享劳动成果:

(1)学生通过展示劳动反馈表及劳动照片汇报并自己假期劳动情况度。

(2)展示一项自己擅长的劳动技艺(学生自选,可以是系鞋带、洗手绢、扫地、拖地等等)

(3)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劳动收获(手抄报、劳动体会等都可以)

2.我是劳动小能手

利用综合实践课完成劳动技能竞赛:

由劳动老师和综合实践老师负责根据学生汇报的劳动成果展示情况,选择合适的劳动技能进行劳动技能竞赛,每班选出2名劳动小能手。

推选规则:小组自愿报名,并在小组内通过竞赛推选出优胜者参加班级竞赛,最后班级推选出2名劳动小能手。

八、劳动清单。

1-2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1.家庭劳动

(一)每天自己穿衣服、叠被子、

(二)每天自己洗脸、刷牙

(三)自己洗脚

(四)自己系鞋带、系红领巾

(五)自己收纳文具、整理书包

(六)用餐时帮家人拿取、摆放碗筷

(七)每周洗一次袜子、红领巾等小件物品

(八)每月为家人做一次果蔬拼盘或水果沙拉

2.学校劳动

(九)9.每天整理课桌和学习用品

(十)每周一次使用简单工具参与班级卫生扫除

(十一)每周一次合作摆齐班级桌椅

(十二)每月整理一次班级图书角

3-5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1.家庭劳动

(一)整理自己的床铺、书桌

(二)自己剪指甲

(三)周末饭前饭后餐桌整理

(四)每周为自己和家人手洗小件衣物1-2次

(五)分类收纳自己的衣物

(六)每周承包一天家里的洗碗任务

(七)每周至少一次扫地、拖地

(八)每月为家人做1—2次营养早餐

(九)养一种植物,并记录养护过程及心得

(十)每周清扫一次班级卫生

2.学校劳动

(一)每学期合作完成至少一次板报更新

(二)每月参加一次校园志愿活动

(三)管理班级绿植,美化班级环境

3.社会劳动

(一)为周边场馆进行一次解说服务

(二)参加社区环保、公共卫生维护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

(三)参加一次职业体验或农忙劳作

九、教学设计:

主题三 社会服务

我做场馆志愿者

——服务前的考察指导(芝麻开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做志愿者的欲望,激起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兴趣,从而养成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2.了解志愿者的含义,明白志愿者的作用,知道实地考察法、访谈调查法的有关知识并掌握各种方法的运用技巧,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能灵活运用解决困难。

3.在考察探究、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掌握访谈交流法、考察探究法的使用方法,并且会运用这些方法完成各项工作。

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经常在街头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知道画面里穿着马甲的什么人吗?(志愿者)志愿者是干什么的?(无偿为他人提供帮助)你觉得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志愿者呢?(有爱心的、有责任的、有担当的……)你想当志愿者吗?正好咱学校需要一批小志愿者,帮助学校的老师接待一些来我校参观的人,他们要来参观我们学校美术小组的工作坊,还要去参观我们的美术教室、去我们的舞蹈教室观看舞蹈小组的舞蹈。作为学校的小主人,你们愿意承担这项任务吗?

采取多种办法,了解服务需求。

1.师:老师可听说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也想承担这项任务,而且他们还制定出了服务计划呢!咱也得好好计划一下才行,你觉得我们该做些什么准备才能保证圆满完成这项任务呢?

生1:我觉得我们先得了解一下我们需要为来参观的人做些什么。

师:要了解他们需要哪些服务,也就是要明确服务需求。(板书:明确服务需求)

师:你有什么办法了解这些信息呢?

生1:根据我出去参观的经验,我觉得他们需要路线引导。(板书:引导服务)

生2:我觉得领导们参观工作坊的时候,我们可以向他们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工作坊。(板书:讲解服务)

师:这是你们根据自己参观场馆的经验判断出来的(根据经验换位思考确定服务需求)。那么领导们参观过程中,还有没有其它需要我们提供服务的地方呢?对这个问题,你觉得我们还可以向谁询问?(向负责这项活动的领导询问)

师:向相关人员通过询问的方式了解信息,这叫访谈调查(板书:访谈调查),

领导只有几分钟之间接受你的访问,你觉得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才能在这几分钟里完成调查,了解到你想了解的信息?

(1)采访时言行举止要有礼貌。

(2)提前确定访谈问题

(3)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做好记录。

(4)要轻松自然,不要紧张

学生现场进行访谈,了解更多服务需求。(板书其它服务需求)

学习服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

通过刚才的分析与访谈,我们了解到在这次小志愿者服务过程中,我们需要为来我校参观的领导提供这些服务项目,你觉得以你的能力,你能做好哪一项服务?

1.路线引导服务体验。

师:你真的能做好路线引导吗?这么有信心,那咱可得试一试,现在老师就是来我们学校参观的成员之一,现在我需要服务,谁能帮帮我?

指生1:同学,你好,我想去参观一下你们学校的美术教室,请问我该怎样走?

师:还有谁能为我提供服务?

指生2:同学,你好,你能告诉我卫生间怎样走吗?

看来,你也不知道卫生间在哪里,大家知道吗?看来你们就不能承担小志愿者的任务了是吗?

生:不是,我们可以提前了解学校各个房间的分布。

师:看来,想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还要提前了解学校不同功能室分布情况及其他的一些相关信息,是吗?你想怎样了解?

生:去综合楼里看一看,了解一下。

师:到现场去看一看,了解一下并记住,这种方法叫做实地考察,大家可以边考察边记录,考察的过程中不但要记住不同房间的位置,还要记住它们的最佳行走路线。老师提前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且记录了我的考察结果,请看大屏幕,现在,你能为我进行路线引导了吗?

谁来试一试?

生:请你先向……走,从..侧上楼梯,再向…..走,就找到……了。

你觉得这个小引导员做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提示:说话要有礼貌,语言要得体,表达要准确。

怎样做才是有礼貌的?(说礼貌用语,如请、您等,肢体语言,如站姿、手势等)对学生进行礼仪培训后再指学生进行路线引导。

学生评价。

2、解说服务体验:

看来,在提前做足了功课之后,您们确实能准确完成路线引导任务,可是这次的服务需求可不止这一项,你还能完成哪一项服务任务?

老师看到,大家都没有选择讲解服务的,你们为什么不选这一项呢?

你觉得一个好的讲解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课件出示王浩然解说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学生交流后出示课本22页:讲解员的基本素养)

对照这些要求,你觉得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导致你不敢进行解说服务?

引导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查,然后针对性进行培训。

没事,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培训来弥补一下,你觉得你需要怎样的培训?

为学生提供工作坊资料,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资料提前整理成解说词,并出示整理好的解说词。引导学生进行解说。

指生展示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四、选择合适岗位,制定服务计划

经过刚才的培训与学习,现在的你能在这次的接待任务中承担哪项服务任务呢?我们班级同学又该怎样分工合作才能圆满完成本次接待任务呢?课后请大家在班长的带领与协调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岗位,与和你相同服务岗位的同学一起组成服务小组,选出小组长,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次明确分工,制定出详细的服务计划。

相信经过这么详细的学习,与计划,你们一定能比五年级一班更圆满的完成这次接待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小志愿者。

五、了解志愿者工作,感受志愿者精神。

同学们,不同的志愿者需要掌握不同的技能,才能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不帮倒忙,准确地提供服务。而这些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擅于学习,更要心中有他人,经常为他人提供服务,不但要提高我们的知识储备,也要提高我们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意识。就像他们(视频展示)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体会?

是啊,孩子们志愿者就像………….正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一群这样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愿您们有一天也能……….

六、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一、反思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旨在对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指导。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兴趣,难点是让学生学会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并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反思本节课对重难点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反思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环节设计合理,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课堂语言准确,引导合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也充分发挥了主体地位,很好的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

三、反思教学效果

(一)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参与实践的动力源泉。只有当学生对活动有兴趣的时候,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本节课,课前我,通过志愿者宣传片视频引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城市周围了找服务对象,最终确定到学生们都熟悉的“莱州之家”开展服务活动,并通过现场连线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层层铺垫,为后面教学开展打好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们在我所展示的视频中,在现场电话连线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发现很多有实效性的问题,并能相互讨论出在调查时怎样解决遇到的难题。可以说学生们在参与志愿服务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课堂上我让学生们根据共同的兴趣自由组合小组,选出小组长,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课堂活动。这一环节充 分发挥了学生们的小组合作的作用,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调查问题讨论环节,同学们也是各显其能,共同讨论,总结出的调查问题非常实用。在为别的小组提供建议时,同学们也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集体合作的作用。

本节课最大的闪光点在于对学生服务技能方面指导的较为全面。对各小组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进行了提前预设,并让学生讨出了解决办法,尽可能地使活动万无一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