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门楼小学
2023年上半年,门楼小学在区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师资是学校开展所有工作的根本。抓班子带队伍,是校长工作的常态。在这一方面,我校的做法是“分三抓五”。分三,就是分三个层面:中层干部、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各自的负责人,各项工作能够根据三层管理体系,自动流转实施。抓五,就是抓五个制度:一是例会制度。每周中层干部,班主任,教师,教研组和校长例会。总结上周工作得失,部署本周工作重点。二是抓学习制度。除了正常的教师政治业务学习外,我们还成立了教师读书委员会,每学期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三是抓典型。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及时发现教师的优点和闪光点,在例会上或是学校微信群里开展“立标杆、树典型”的表扬活动,弘扬正气和正能量。四是抓培训交流,将校外学习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五是抓条件保障。这一年,我们投资十万多元,更换师生饮水设备,更换办公室作业柜,电话,全面改善办公条件。
(二)致力于品牌打造,加强特色文化建设。
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文化建设,文化源远而流长。2012年8月,随着门楼小学新校区的建设,文化品牌建设也拉开了帷幕。我们在征集老师意见,结合地域特点,集合教育使命,分析建设前景之后,创造性的提出了“水文化”的建设目标,12年10月出台了门楼小学水文化建设方案,并正式邀请了市教科院管锡基副院长,区教体局杨岱顾问等相关领导,就方案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三期研讨,于13年正式启动。目前我校水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水文化背景下的公民道德建设。我们把学校管理融入“水滴小镇”管理模式,学生都是小镇的公民,小镇的镇长以及下设的小镇法庭、小镇交警队、小镇医院、小镇邮电局等机构,均由小镇公民选举产生。这方面的工作,我校校长在2015年在全市综合实践公民教育会议上做过典型经验交流;2016年11月在山东省实践德育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经验交流;林茂松校长于2015年在全市少先队会议上做典型经验交流。2022年5月,徐校长在“山东省乡村振兴学术论坛暨经验交流会”上,又做了题为《以“水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乡村教育特色学校》的经验交流。2022年6月,徐校长又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议上作《让每一滴水都闪烁太阳的光辉》的典型经验交流。
学校文化的创建离不开活动和课程的支撑,经过2年的摸索实践,我校以水文化为背景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校本课程《水韵含香》,于2016年6月被烟台市教科院评为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2018年,我们又组织编写《历史教育》系列校本教材,学校党建工作经验被推到市里,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也被推到市里。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名校文化博览》一书收录我校水文化建设成果《以水育人,润物无声》。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徐生强校长撰写的论文《水文化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发表于《烟台教育》2019年第7-8期。论文《教径》发表于《烟台教育》2020年第1-2期。基于“水文化”内涵的学校文化构建研究成果获福山区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强化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改变门楼小学多年来的落后局面,我们主要是强化常规管理,加大常规管理的落实力度,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等每一个细节入手,严格执行力度。狠抓“以学定教、及时反馈”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严格课堂当堂过关和单元过关。以双过关来定学情,以学情来定教学目标,以目标的落实度来定作业和辅导,以辅导的层次来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我校还常年研究吟诵教学法,不断更新吟诵教学用书,致力于打造富有特色的吟诵学校。学校开展多样化吟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吟诵氛围,定期举办学生吟诵比赛、教师吟诵赛课等活动。
辛勤耕耘,喜见硕果累累;刻苦钻研,又获佳绩连连。
2022年9月27日,在福山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门楼小学喜获“福山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福山区小学特色发展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学校被评选为“烟台市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
在本学期的区级比赛评选中,我校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数学学科“青年教师读书分享大赛”中,我校李婷、焦姣、杨迪获二等奖;刘妍、孙国华获三等奖。
英语学科“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课堂赛课”中,王翠华获三等奖。
英语学科“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整体教学备课比赛”中,门楼小学获三等奖。
语文学科“青年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袁新然、孙兆江获一等奖,包妮妮、陈亚静、姜平、王超然、黄悦、刘映彤获二等奖。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共同体赛课活动”中,包妮妮获二等奖。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未来有方向。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门楼小学将继续在学校特色、教学发展中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四)“群众包帮”活动深入推进。
“群众包帮”活动是区委区政府着眼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亲民爱民的重要工程。为深入推进这一活动,树立教育新形象,门楼中心小学积极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到农户,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宣传政策,排忧解难。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进一步建立健全联村联户工作领导小组,由徐生强校长担任组长,孙鹏程校长担任副组长,切实加强对联村联户工作的领导,负责组织、协调和推动全镇小学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的开展,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2、本学年,联户教师已到所联系群众家中走访了两次,宣传了上级惠民政策,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同时还帮助联户群众进行农忙劳动,切实做到群众家中的重大事情要随时到访。
3、求真务实解决问题。认真研究、及时解决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以及联系对象反映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做出解释,以解决问题的实效取信于民。
4、我校六名干部帮扶蓬莱庄村六名困难群众,每两个月走访慰问一次,本年度共走访慰问六次,每次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奶等生活必需品,做到“三清三明六个一”,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群众“两不愁三保障”。
通过“联村联户心连心”活动,真正体现了全体教师服务大局的意识,良好树立了教师的外在形象。
(五)多方集资,改善办学条件。
2022年,我校在传统文化教室建设上投资超过10万元。投资2万元建设冬季蔬菜大棚。幼儿园投资近3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在特困生的资助上,我们争取民政部门、妇联、日报社和区武装部等多家单位和个人,累计资助特困生达5万多元;投资5万余元,建设特殊学生资源教室。
(六)严格纪律,廉洁自律。
党风廉政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我校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大处着眼,从严掌控,防微杜渐,严格各项纪律。
一是工作作风上,坚持民主,不搞一言堂。作为校长,对学校的方方面面拥有着决策权,很容易搞成一言堂。但我校的规章制度、奖惩政策、教职工评聘和评先树优,每一样都是经过我们的教代会、校委会或校长办公会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每一样焦点和热点问题,都是坚持了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每个大问题都实行了校务公开,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民主管理理念。
二是廉洁自律上,遵章守纪,不违规。根据教体局安排,我校的大型投资都是上报教体局,由教体局向财政局报告,统一由政府招标,公开购买。关于学校自购物资,则全部由各处室列出计划,上报校长室,然后统一计划,分批采购。特困生款项,由学生签字,家长逐个代领。上级进行的财务检查,我校没有发生一起违规事件。
三是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精神,定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看影片,记笔记,严交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为教育教学,学校发展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七)学校影响力日渐深远。
应该讲,我校连续多年获得多项市级以上荣誉,创造了我校建校历史上里程碑式的骄傲,门楼中心小学“水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想被《中国教育报》刊登。能够免费登上中国教育报,这是我区多少年以来教育方面从来没有的事情,非常难能可贵。区委区政府和教体局都很重视。2022年5月,徐校长在“山东省乡村振兴学术论坛暨经验交流会”上,又做了题为《以“水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乡村教育特色学校》的经验交流。2022年6月,徐校长又在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议上作《让每一滴水都闪烁太阳的光辉》的典型经验交流。
11月27日,门楼小学迎来东营教育界一行60余人的校长代表团观摩我校的“水文化引领学校安全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学校安全文化。代表团在区教体局王海成副局长及门楼镇党委赵部长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安全文化展板,国史长廊及各功能教室,并查看了我校的安全相关材料。近年来,我校以徐生强校长为中心的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这体现出门楼小学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果,门小必将秉承着“树立安全意识,构建平安校园”的安全文化教育理念,绘出更加宏伟的教育蓝图。
在福山区教体局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教师扎实工作、积极奉献的共同努力下,门楼小学向领导和家长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八)取得的主要成绩
2022年,门楼小学在福山教体局的直接领导下,担当教育使命,执着教育本真,主要取得以下成绩:
2022年2月,我校被烟台市教育局授予“烟台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2022年7月,我校被烟台市教育局授予“烟台市中华经典吟诵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2022年7月,我校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山东省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门楼中心小学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