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妇幼保健院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日期:2023-12-22     

字号:

1  总 则

1.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莱阳市妇幼保健院院区内的火灾、压力容器爆炸、中毒、触电等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较大的自然灾害的应对工作。

1.2 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性质、严重情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事故应急响应分为科室级、院级、社会级三级响应。

科室级:事故危害和影响局限于单一科室或岗位,单位配置资源能够处置,科室内可控。

院级:事故危害和影响超出单一科室或岗位,但仍局限于院内范围,调集院内资源可以处置,医院内部可控。

社会级:事故危害和影响超出院内范围,需要上级政府部门统筹社会资源才能处置。

(1)社会级响应:启动妇幼保健院综合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同时立即向市局报告。

(2)院级响应:启动妇幼保健院综合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应急处置,同时立即向市局报告。

(3)科室级响应:启动妇幼保健院现场处置方案,向总值班,院领导报告,并做好扩大响应级别的准备。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由应急指挥部承担。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各应急工作小组。

夜间、节假日由值班领导行使应急总指挥职责。

总指挥:嵇秋红  党支部书记 院长

副总指挥:盖玉喆  党支部副书记

应急救援组组长:张安国

成员:隋国境 崔大鹏 王建 栾凤强 王力  徐少杰 邱振强 李伟伟 刘欣 张晓波 薛建浩 王本智

后勤保障组组长:刘波

成员: 徐天日 谢鹏飞 王艳 于超  姜月娥 李雪芹 张胜 孙振华 姜鹏飞 崔杰 姜大龙

疏散警戒组组长:李琳

成员:宫洁 王虹 李赛赛 吴晓晓 孙振华(女) 逄丽伟 贾宝华 宋淑芬 王婷婷 刘宝馨 王丽杰 李海燕 王雪芹 于婺 初静 梁伟莉 丁淑春 张莉莉

医疗救护组组长:丁银花

成员:夏晓丽 李明刚 于宝旭 程汉胜 李丹 宋慧英 张英会

污染控制组组长:徐旭平

成员:鲁书庆 程汉性 赵伟伟 刘波(女) 李书晶

通信联络组组长:宋文春

成员:赵栋斌 张辉 宫玉萍 姜丽 林晨

2.2职责

2.2.1总指挥职责:

(1)负责启动和终止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指挥医院各应急小组现场救援工作。

(3)负责医院应急救援行动中人员及物资调配。

(4)负责第一时间或指定人员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5)当上级主管部门到达事故现场后,负责汇报事故及开展自救情况,移交指挥并协助指挥。

(6)负责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2.2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工作

(2)总指挥不在医院,自动承担总指挥工作

2.2.3各组职责:

(一)应急救援组职责:

(1)负责现场应急救援抢险及采取技术措施处置事故。

(2)负责现场初期火灾扑救工作。

(3)负责现场被困人员、受伤人员营救工作。

(二) 疏散警戒组职责:

(1)负责组织现场人员及物资的安全疏散,如果对周边单位有影响,应及时通知周边单位进行人员疏散。

(2)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设置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引导救援人员、消防车进入事故现场。

(三)医疗救护组职责:

(1)负责对受伤人员尽可能进行有效救治,对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抢救。

(2)负责与有关医疗单位进行联系。

(四)后勤保障组职责:  

(1)开设现场指挥部。

(2)提供工具、防护用品等应急救助器材,提供突发情况下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

(3)根据事故程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联系周边单位调用救护设备和器材。

(4)完成总指挥部交给的其他临时任务。

(五)污染控制组职责:

(1)负责对事故现场化学污水进行处理

(2)配合环保部门对大气环境监测,提供警戒范围依据。

(六)通信联络组职责:

负责指挥部与上级和各应急救援小组的通信联络。

3 应急响应

3.1信息报告

3.1.1信息接报

(1)医院24小时设立值班电话,电话号码:7282239 各应急救援人员通过各科室值班电话及手机进行24小时联络。

(2) 第一发现事故预警条件的人员应当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并向总值班及上级领导报告;对较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医院主管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无论已遂或未遂事故,事故信息都要按程序报告,发生安全事故后在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的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如下:①事故发生的单位名称及具体地址;②事故发生的时间;③ 具体位置;④现场情况,包括事故救援情况;⑤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⑥单位负责人及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3.1.2信息处置与研判

(1)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 影响范围和可控性,结合响应分级明确的条件,作响应启动的决策并宣布或者依据事故信息是否达到相应启动的条件自动启动。

(2)达到响应启动,可作预警启动决策 ,做好响应准备实时跟踪事态发展

(3) 响应启动后 ,应注意跟踪事态发展,科学分析处置需求及时调整响应级别, 避免响应不足或过度响应。

3.2预警

3.2.1预警启动

(1)主要负责人根据院内预警信息和事故动态启动应急预案,总指挥或授权人进行信息发布。

(2)预警方式以应急广播、对讲机、内线电话、移动电话发布。

3.2.2响应准备

按照应急响应分级,准备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指挥部,对应急资源进行调配,后期保障组将应急救援物资准备就绪,抢险救援组保持随时待命。

3.2.3预警解除

社会级由上级应急救援中心发布预警解除,院级由本单位应急指挥部发布解除预警。

3.3响应启动

根据事故信息研判结果,确定响应级别,明确响应启动后的程序性工作,包括应急会议召开、信息上报、资源协调、信息公开、 后勤及财力保障工作 .

3.4应急处置

明确事故现场的疏散警戒、应急救援、医疗救治、现场监测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处置措施,并明确人员防护的要求。

(一)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

(1)应急救援组扑救火灾,营救伤员,抢运物资。

(2)疏散警戒组紧急疏散有关人员、物资至安全地带,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3)污染控制组对有毒、腐蚀泄流物科学处置。

(4)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有效救助。

(二)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时,启动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

(1)按照临床分级进行抢救中毒人员。

(2)安排车辆和应急救援物资保障。

(三)当发生触电事故时:

(1)立即断电,并使用绝缘体使伤者脱离电源。

(2)及时对触电者进行抢救。

(3)对受伤严重者及时转院治疗。

(四)当发生汛情时启动防汛预案:

(1)负责本单位和防保范围内的医疗救护和灾后的卫生防疫。

(2)负责本单位和防保范围内防汛抢险的后期保障工作

(五)当发生地震时启动地震应急救援预案:

(1)进行避震疏散(2)营救被困被埋人员。(3)抢救伤员。(4)后期保障 (5)安全保卫。

3.5应急支持

当事态无法控制情况下 向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

3.6应急终止

各相关部门经确认满足以下条件时,可由总指挥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1)事故已消除,不存在二次发生的可能。

(2)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消除。

(3)事故对人、环境造成的影响已消除。

(4)受伤人员已经得到妥善安置。

(5)事故现场已经根据有关要求进行保护。

(6)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及时通知周边单位现场应急响应已结束。

4 后期处置

主要包括污染物处理,工作秩序恢复,善后处理,应急预案评估及修订。

(1)事故造成的污染物不得随意丢弃,应进行妥善收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必要时请环保部门协助处理。

(2)对事故现场清理。

(3)待事故原因查明,影响消除,方可恢复工作。

(4)对事故中受伤员工,积极组织医疗救护,并落实保险理赔事项,并给予一定赔偿。

(5)经询问、调查将事故的初步原因、事故经过、事故救援一并报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6)写出《事故应急处置总结报告》

(7)根据《事故应急处置总结报告》评估本次应急救援能力,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5 应急保障(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