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中医医院:退热药的区别与选用--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

日期:2023-12-20     

字号:

发热是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常用的退热药,这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又该如何选择?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了解吧~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同一类退热药吗?

布洛芬

布洛芬为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药,有较强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它通过抑制下丘脑前列腺素的合成、刺激垂体后叶血管加压素和黑细胞雌激素增加散热,同时下移体温中枢的调控点,从而达到退热效果。

布洛芬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在使用常规剂量治疗时,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为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它的解热、镇痛作用与布洛芬类似,但抗炎作用远不及布洛芬。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选择性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引起外周血管扩张,通过使人体出汗而达到退热的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毒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里含有一定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多种“感冒药”合用的时候,要注意核对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避免总量超量。 

退热药应如何选择应用?

退热药选择遵循5R原则:

合适的病人(Right Patient)

合适的药物(Right Drug)

合适的剂量(Right Dose)

合适的给药时间(Right Time)

合适的给药途径(Right Route)

具体应用如下:

1)2月龄以内小婴儿不使用退热药,发热时可以打开孩子包被,减少衣物帮助散热。

2)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月龄以上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常规交替使用,可以观察孩子对哪种退热药反应更好就以哪种为主,如病情需要交替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与各类复方感冒剂合用时,应仔细检查核对成分表,警惕联合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总量过量,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详情请见下方安全用药。

5)肾功能不全的儿童发热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避免应用布洛芬,因为布洛芬可能会加重肾损伤;

7)确诊川崎病的儿童建议使用阿司匹林退热抗炎治疗;

8)疫苗接种后孩子可能出现发热,不推荐预防性使用退热药。

小知识--阿司匹林为水杨酸的衍生物,具有退热、镇痛、抗炎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推荐用于川崎病的治疗,但用于流行性感冒及水痘患儿退热治疗时可能引起Reye综合征。注:Reye综合征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以肝功能障碍和脑损伤为主要表现。

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的特点及推荐用法

变量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体温下降时间

1~2h 

起效时间 <1h 

作用达峰时间 3~4h 

作用持续时间 4~6h 6~8h 

适用年龄 2月龄及以上 6月龄及以上 

给药途径 口服、直肠给药 

单次最大剂量 15mg/kg(不超过600mg) 10mg/kg(不超过400mg) 

剂量 <2岁 60mg/(kg·d);2~12岁75mg/(kg·d)(单日剂量均不超过2g) 40mg/(kg·d)(单日剂量不超过2.4g) 

示例

以1岁10kg体重的儿童为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泰诺林:其中乙酰氨基酚含量为100mg/ml)。

由上表可知:单次使用最大剂量为15mg/(Kg.次)×10kg=150mg,相当于泰诺林1.5ml;全天使用最大剂量为60mg/(Kg.次)×10kg=600mg,相当于泰诺林6ml。

儿童常用“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里含有一定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多种“感冒药”合用的时候,要注意核对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避免总量超量。

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我们只有了解退热药的使用,才能选择合适的药物帮助宝宝退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