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性皮肤病
夏天气温高、蚊虫多,即由昆虫叮咬引起的皮炎,又称丘疹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是夏季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本病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主要由蚊子、蛾虫、跳蚤、毛虫、臭虫等各种有毒昆虫叮咬,或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毒毛所致。发病初期,皮损外可出现大小均匀的红色丘疹、风团、红斑、水疱等。周缘有红晕,奇痒、灼痛、烦躁不安,往往缠绵不愈,反复发作。严重者可有发热、恶寒、胸闷、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1.丘疹性荨麻疹又叫虫咬皮炎,本病与蚊虫叮咬有关。如臭虫、跳蚤、虱、螨、蚊等昆虫叮咬皮肤后注入唾液,诱发的过敏反应。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泡,有的为半球性隆起的紧张性大水泡,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可成片或散在,瘙痒明显。
防治:预防此病尽量少到草丛受影响或潮湿、蚊虫多的地方。室内可熏蚊香,不要睡草席,发生皮疹可外用含有激素的各种软膏或霜剂,或选择适合的口服药物。最好不用红花油等涂抹,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过敏,反而加重病情。
2.隐翘成皮炎:这是夏季比较特别的皮肤病,当隐翘虫附着人体皮肤,被拍打或压碎后,其里面的毒液会黏附皮肤产生损害,引起隐翘虫皮炎,出现红肿、脓包等。
防治:敏感肤质的人应避免到树木茂盛的地方,户外活动要做好有毒虫咬的防护。发现有蚊虫叮咬皮肤,应避免直接在躯体上拍打虫体,接触部位应尽早用肥皂水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