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02308
新的学年,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质增效,如何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2022版),如何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有序发展,如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教学任重道远。
一、教学常规固本守正
继续全面贯彻双减政策,下大力气做足课内提质增效。
1.加大教师教学常规规范,以教学常规规范促“提质增效”。
备课:全手写备课。自主选择备课方式,高效为要。
备课要求:(1)50周岁以上教师可以电子备课,也可书面备课,电子备课需进行修改,书面备课流程需重点体现教学重难点突破和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内容。(2)其他教师全部书面手写备课,尤其教龄不足15年的教师,对于目标、重难点、精讲、作业(检测)等要用心琢磨,甚至导入、提升、总结、评价等语言都要尽量详细。(3)任教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师,兼任学科的备课可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电子备课。承担语数英学科的老师,要进行本门学科的手写备课,兼任学科可选择写简案或电子备课。
评价方式
1.随机抽查。教导处负责,随机进班抽查,查看备课笔记、授课内容、作业设置是否相符。
2.领导巡查。包级部领导负责,随机和定时检查相结合,查看备课笔记和授课内容是否相符。
3.常规检查。一是不定期抽查一个单元或一个课时的备课,互相评议打分;二是学期末进行备课笔记展评,重点看备课的数量和质量,互相评议打分。
4.现场备课。重点看常规一体化的设计质量。每学年组织一次现场备课大赛,成立学科团队进行密封试卷评议。
上课:上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破有实招,低耗高效,达成度高。要树立在课堂上提质量的意识。学校本学期会加大听评课力度,听推门课、过关课,并纳入课堂教学评价。
作业:作业全批全改。(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全批全改。可根据学习需求,进行适度的删减、选做,但是做了的必须要批改)
语文作业:写字、作文;数学作业:正规计算;英语:正规作业。要求全批全改,作文教师至少做到每次1/3详批,其它的可略批,最多三次覆盖所有学生。
全景作业:语数英均要有全景作业,可结合练习册、基础训练等进行设计,要求全批全改。
要用好批改手册,重视个性辅导,全面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和学困生帮扶制度,并做好记录。
单元测试:全批全改,有针对性,有二次矫正补偿过关。
2. 保证时间,提质增效
有早午自习的老师,早晨8:00,中午1:10前到校,负责看护学生,保证学生在校秩序。
就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作以下强调:
1. 早晨(8:15前)进行自主晨读(朗读),学生养成一进教室就朗读的习惯。各班级安排好领读学生、读书内容,可齐读、自由读,书声琅琅、读出效果。8:15后,负责早自习的教师各自安排任务。
2. 中午(1:15前)进行自主午写,学生养成一进教室就坐下写的习惯。各班级安排好值日班长、写的内容,静静地写,写出效果。1:15后,负责早自习的教师各自安排任务。
3. 教学微竞赛常态开展
4. 一是每月一次项目竞赛。语数英教研组长带领组员提前一个月确定好题型、出好题库,分别发给包学科领导。二是继续通过选拔类精英赛培养学校精英人物,继续进行诗词大会、主持人大赛、成语大会、演讲大赛等,提升学生影响力、战斗力,以榜样的力量形成进步的内驱。既关注全体,均衡发展,又差异提升、各美其美。
4.教研抓出实效
学科大教研与小教研同步运转,每周小教研抓实集体备课。学校领导参与集备活动,做到“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清晰、明朗。
数学学科要努力带领老师们做好教学研究,抓好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课型研究,争取每一种课型出一节校级示范课。
为提升教学质量,各教研组每周的教研要落到实处,要做到两方面工作:一是教学常规一体化材料的计划,以实用有效为原则;二是集体备课,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要保证教研时间:
周一下午1、2节(英语);周二下午1、2节(语文);周三下午1、2节(数学)。内容:集体备课,教研组长要记录详实,每周现场抽取一名主备人进行讲解,其他人进行补充,把单元的重点、课时的重点、课后题、重难点、作文、基础训练、单元测试及突破方式、作业布置研究明白。不说废话、空话,求实效。每位老师都要进行记录,记在业务培训笔记上,建议集备后做出各单元的课堂要点PPT,真正服务课堂,提高实效。学校领导参与集备活动。
要充分扬长,做足课内提质的校本教研。尤其是这几年我校已研究的卓有成效的LDC主题教研模式,要把这一模式做到常态化,持续化,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成为贡献者,参与者和成就者。当大家都在思考、真正实践如何提质增效时,就一定已经行走在这条路上。
5.习性教育抓实抓牢
我们家的学生来自于四面八方,个体的原始习惯差异性比较大。上学期我们花大气力,进行了常规习性养成教育,并进行了日常阶段成果展示。初见成效,但还不够。因此,新学期我们要在常态化上下功夫。不止于阶段评价,而是通过推门课、样板展示等形式进行全学科、全员、全时段常态评价,全员全程全息抓习性,重表达,培养乐学善思的有莱小特质的学生。
二、队伍建设全面推进
1.基本功常态练习继续进行。“两笔两画一技术”继续进行基本功训练,保底任务是:每周一页钢笔字、每周一篇粉笔字、每周一篇普通话、每周一页简笔画。学校将利用各种比赛进行评价。
2.锤炼系列成长工程链品质。做实青鸟工程、蓝雁工程、红鹰工程,确立目标任务,聚焦中老力量,激发活力,实现教师队伍梯次、健康发展。新的一年,我们要以评价展示为导向,充分利用主题专项活动及大赛等促进工程的日常评价与展示,真正把这盘棋做活,实现我们当初的美好愿景:青蓝红比翼齐飞,老中青同心共好。尤其要加强青鸟工程的建设,从师德建设,班主任工作,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沟通交往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跟踪指导,以读书涵养文化底蕴,青鸟团队与蓝雁、红鹰一对一结对共进,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美美与共。
4.推进信息技术人人通。全面进行教师信息素养应用式培训,借助大数据平台,着力打造“人人通”下的智慧教育,助力教师个性发展,实现学校智慧发展。
5.抓好教师读书与专业培训。(1)业务学习提前规划目标内容,教师外出学习后,进行校本化二次培训,实实在在地讲收获、讲转化,要吸收后转化为新的发展动能。(2)对教学大比武的成果进行常态化展示性小巩固,每次业务会进行单项小练兵,“每会一言”继续进行,朗读、练笔常态展示。
三、课程创新彰显特色
1.完善育心课程体系。在2022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国家课程进行校本课程的精品课程打造,加强课程的督导和规范,提高学校课程的实施质量,促学生核心素养落地。
本学年重点突破三点:
一是校内劳动基地,要作为本学年突破的重点。
首先是解决劳动教育师资的培育问题。以往的劳动教育集中在一两个骨干教师身上,并且多是碎片化、功利化。学生的需求远远大于已有的教育力量。为此,我们在新学期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家委会力量及学校骨干教师力量,进行相关培训,明确培训目标与内容,确保培训质量。
再者是劳动课程的规划。在“百花、百果、百草、百蔬”课程上做足文章,实行班级承包责任制,级部主任进行级部规划,要规划课程序列,形成完善的课程链。从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经营等进行一条龙课程规划,依据学生年龄特色和劳动规律进行编排,让学生真正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劳动的艰辛,体验到劳动出真知、劳动创造世界。
第二点突破是社团课程。充分进行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校本化课程实施。重新规范校本课程类别、名称,选拔师资,并做好日常的社团课程规范,有成果展现。可根据去年的课程进行更新、完善或重开,基于学科课程进行相应的拓展,确保上得有实效。
三是擦亮学校阅读名片。继续进行师本阅读课程建设,精心打造校本化阅读特色,培植优秀教师,打造书香班级,促进个性发展。我们已通过各种方式激活学校的阅读元素,“一起来读书”家庭读书社活动已成为我校的阅读名片,社会反响好,已组织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阅读活动。想要拓展学生知识背景,我们要做的最好也是最长远的投资,就是读书。这是解决我校生源问题基本矛盾的最有效策略。因此,本学期我们要把这台大戏继续唱好,扑下身子,扎扎实实抓,实实在在读,争取厚积薄发,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
四、教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1.课题研究
对于规划课题研究,教科室要努力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引导、规划和管理,为了提高研究实效,按照教科研评估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也总结我校以前的课题研究成功经验,对于课题研究切实运用“月推进工作制度”,即每个月都有一次行动,在学期初定好计划,每个月都要有研究任务,实实在在做研究,争取每月都有研究收获,并留好相关资料。
校本课题研究,学期初组织老师进行课题研究申报,对于申报成功的课题研究继续推行“周推进工作制度”,教科室着重做好调度、指导和评价的工作,重点指导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出有实效的研究成果,确保研究能切实为教学工作服务。
2.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学期初进行新一轮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建档工作,尽可能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摸准,并根据摸排情况,为心理亟需辅导的学生建账立册,通过班主任和兼职心理教师进行辅导。
抓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落实,做到“三保证”,即保证教学时间:班队会和学校课程;保证教学内容:学会学习丛书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本;保证教学老师:班主任,发挥教研组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保证授课质量,并注意留存资料,每月一交。
3.家庭教育研究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积极进行家庭教育研究,通过自学和研究,抓取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授课,为我校的家庭教育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4.教师读书工作
学期初让老师们制定读书计划,本学期以各学科的新版课程标准为必读书目,要求老师们按照常规要求认真阅读,写好读书札记。组织骨干教师完善读书档案,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
5.实教工作再上台阶
为推进我校电教工作的深入发展,新学年我将继续对接上级工作部署,服务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要组织好“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试点学校项目”实施,进一步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优化应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教育资源质量和覆盖面,全学科推进电教手段赋能课堂,更有效地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制订好科学教学计划和实验计划,演示和分组实验要开足开全,各项记录要齐备,实验教学做到规范化,以备随时接受实验教学专项督导检查。定期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开放活动。
月份 | 内容 | 负责部门 |
8月 | 暑期实践作业布置与落实 | 教导处 |
9月 | 参加全市课堂教学评析会 承办全市教导主任培训班 | 教导处
|
10月 | “阳光绿洲”第十一个活动月母语月活动(母语月单元拓展成果展评) 课堂教学大比武 发展共同体活动 | 教导处
|
11月 | 市课堂改革研讨会 | 教导处 |
12月 | 期末学业质量检测命题 年内: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 | 教导处
|
1月 | 期末学业质量检测及检测分析 寒假实践作业研讨及设置 | 教导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