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小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英语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英语教研组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开展高效、和谐的主题教研活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继续探究完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在区教研室引领下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推进深度学习教学评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2.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区教研室对教学评价要求为导向、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开展集体备课、主题教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
3.加强听说读写英语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深入开展英语学科阅读,将绘本教学与课本教学进一步融合,拓展学生视野,促进能力全方位提升。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 提升专业素养
1.学标研标: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学习2022版新课标。我组每月举行一次课标推荐会,组内每位教师聚焦新课标中的某个点结合自身理解进行分享交流,使组内教师进一步了解各年级教学目标、英语核心素养各方面内容、要求及实施建议。
2.专业书籍阅读: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英语学科表现性评价研究》、《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小学英语》、《小学英语有效学习评价》等专业书籍,并组织教师积极学习教学评价相关知网论文,利用主题教研时间轮流进行分享交流。
3.讲座、优课学习:学习最新名家讲座、精品课例,做好学习记录并将所学、所思、所得在组内进行分享交流。
(二)抓实集体备课 做好单元设计
充分利用间周教研时间及每周二晚学集备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定主题、定地点、有分工、有记录。结合组内教师经验结构及本学期工作安排,采用“2+N”(2人主备+他人参备)及“同课共研、轮流授课”相结合的方式。“2+N”指主备人根据我组探索设计的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备课的模板进行单元备课,主备人承担相应的单元同课异构授课任务;“同课共研、轮流授课”指先独立思考再交流碰撞后形成两人组初稿,再集中说课后进行单元轮流授课。提高备课、授课效率。
备课过程中突出对教学目标评价、表现型任务评价撰写。集体备课研讨形式实行“三备两改一过关”。
(三)搞好主题教研 保障素养落实
主题教研: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1.理论学习:8月份进行专业书籍自学,丰富相关理论。开学后提前一周根据研究主题精选一篇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组内教师进行自学,以批注的形式记录学习心得,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进行学习分享。
2.问卷调查
9月初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教师问卷及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以对表现性评价的认识、评价标准、表现性任务的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方法与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学生问卷主要针对对表现型任务的兴趣、理解、参与度、评价任务的评价及反馈等方面进行。
3.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传统考试难以全面衡量学生能力,表现性评价突出培养综合素养,包括语言技能、交际能力、创意思维和文化意识。它实现实际应用,培养问题解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观念。评价设计适应个体差异,避免单一测验局限。提供多元评价,如口头表达、写作等,展现多方面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在真实交际中培养实际能力,使学生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经过学习、思考、研讨,我们将从基于核心素养锚定评价关键词→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制定评价量规→依托课例改进四个步骤入手,进行素养导向下的表现性评价设计。
(1)基于核心素养锚定评价关键词
基于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从语言技能、交际能力、文化意识、创新思维等方面提炼出以下评价关键词:语言表达、有效交流、合作协调、文化感知、创意思维、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际、自主学习、情感态度、阅读理解等。并主要针对听说课及阅读课两个主要课型设计评价维度及评价标准。
(2)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评价性任务设计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想要评价的核心素养和能力,例如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交际能力等。然后,选择适合的任务类型,可以是口头演讲、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确保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接着,设计任务情境,确保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内容相关,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展示能力。为任务明确目标,确保它们具体、可衡量,能够指导学生的表现。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考虑学生在任务中需要展示的各个方面,如语言准确性、合作能力等。
3.制定评价量规
制定表现性评价量规是为了确保评价标准更具体、操作性更强,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实际表现。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将每个评价标准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表现层面,例如,对于语言准确性这一标准,可以分为发音、词汇使用、语法运用等方面。然后,采用清晰的描述词语,如"大部分时候发音准确"、"使用了丰富的词汇",来准确描述每个表现层面的期望结果。接着,将这些描述分级,从低到高,以反映不同水平的表现,从而为评价提供更明确的尺度。每个分级都应配以具体的例子,以便教师和学生理解每个层次的含义。这样的量规不仅可以指导教师进行客观评价,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反馈,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表现水平,并在实际学习中进行改进。通过这个过程,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发展也更具有方向性。
4.依托课例改进
主要采用同课异构、“同课共研 轮流授课“进行集备课例展示。通过同课异构,教师可以观摩不同班级、不同教学风格的表现性评价,汲取经验,为自己的评价任务提供新思路。同课共研能在教师之间建立反馈机制,分享评价策略,从多个角度审视评价设计的合理性,使表现性评价更具指导性和针对性。
(四)强化技能训练 促进能力提升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及综合运用。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
本学期教研组对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重点途径及形式如下:
1.学生层面:听力技能:重视常规课堂中free talk的真实交流及课堂问题的提出、倾听、追问及回应。每月技能测试中各级部适当增加对话轮的测试题型。
表达(说)技能:充分利用好课前朗读(可根据各班情况齐读、小老师领读、morning report)等形式,课中给学生提供整语篇输出平台的搭建,课后进行“趣配音”活动强化兴趣、巩固所学。
阅读技能:常规课堂及基训讲评中充分渗透阅读策略;课堂中注重整语篇输出;月检测适当加入不同类型课内外阅读题型;深入开展绘本阅读。
书写技能方面:三年级上学期以按字母表顺序写字母为主,四、五年级以课文中Let's talk.为主仿写句子。学期中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书写技能比赛,评出每个班级的“书写之星”。
书写标准:字母按照7766格式;单词一行4个;短语一行2个;句子一行1个。
四五年级月测适当增加仿写小作文题型。
2.教师层面: 开展“英语趣配音”、“开言英语”每日微信群打卡活动、定期板书书写展示活动。
(五)规范绘本教学 推进学科阅读
阅读技能方面:推荐学生购买或借阅省教科院出版的鲁科版配套绘本。
建议每单元后进行一整节课同主题绘本学习,各班级根据自身情况可再追加一节课选择进行绘本剧表演或外研社提供的绘本阅读题练习。
课后开展“趣配音”、“故事大王”及手抄报制作比赛,选进步大及优秀作品展评,颁发证书和奖品,拓展学生展示平台,提升学习兴趣。
(六)推进课题研究 提炼研究成果
本学期按照市级课题《基于大问题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前期安排,分工协作,高质量完成课题结题工作。
英语教研组
2023年8
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