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烟台全市水产苗种产量预计将突破4200亿单位

日期:2023-11-08      来源: 齐鲁壹点

字号:

11月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上,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坤介绍了烟台市水产种业发展情况。

田坤表示,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发展的“芯片”,近年来烟台市按照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智能化要求,充分发挥在优良品种选育和规模化生产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实施水产种业提升行动,聚力打造全国北方重要水产苗种繁育基地。2022年,全市水产苗种产量突破4000亿单位,约占全国水产苗种产量1/9,居全省首位;预计2023年全市水产苗种产量将突破4200亿单位。

水产原良种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建成31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其中,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6处,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获农业农村部批复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4家,占全国1/5;获省农业农村厅批复山东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10家,占全省1/3强。全市主要水产养殖品种达到40余个,全部实现苗种人工繁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水产苗种生产基地。其中,刺参苗种产量超过250亿头,约占全国40%,占全省65%;贝类苗种产量超过3700亿粒,占全国10%强,占全省70%。全市已建立起以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和水产种业领军企业为龙头、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为骨干、近千家苗种繁育场为基础的水产种业生产体系,形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水产种苗产业化发展大格局。

水产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通过产学研结合和企业自主创新,在国内率先突破了海带、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杂交扇贝和刺参等品种人工育苗技术,先后获批国家水产新品种23个,约占全国海水新品种的1/6,涵盖鱼类、藻类、贝类和刺参等种类,在全国示范推广应用。并相继建立了国家海藻与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海藻遗传育种中心。紧跟国家深远海发展战略,开展深远海养殖品种攻关和试验示范,莱州明波水产公司在国内首次实现黄带拟鲹亲本培育和苗种规模化繁育;烟台经海渔业公司在国内率先开展虹鳟鱼苗种繁育、中间养成和深远海养殖试验;率先在全省开展深远海大规格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建设,年培育大规格鱼类苗种1200万尾以上,有效解决深远海养殖大规格苗种供应问题,对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意义重大。

水产种业合作交流取得新突破。依托黄渤海新区资源禀赋、科创能力和自贸区政策优势,建成全球水产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推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共建“中国海水鱼(北方)活体种质资源库”,打造集种质资源保护、科研、科普展示、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海洋水产种业综合平台。建立“山东—海南”水产种业常态化联系机制,深入探索“南鱼北繁、北繁南养、产权共护”模式,打造国内领先的高端水产种业发展聚集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