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中心小学2022-2023学
年第二学期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3年4月26日
参加人员:王英霞、于洋、曲晓东、潘美玲、李燕、王丽娟、孙海燕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学抓关键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中心发言人:王丽娟
一、活动讨论
1.交流学习网上搜集资料《学抓关键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写的批注。
2.组成员根据我们学校学生的特点交流学抓关键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采取的措施。
曲晓东:准确理解题意是审题的前提。在审题的过程中,除了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条件、概念、公式等有正确的理解之外,尤其还要把握好某些关键性的词语,防止出现解非所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
王英霞: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添字等,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潘美玲:我们在审题时就要深入地思考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的意义,在题上用直观明显的符号标出已知条件与要求的问题,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对题目中有隐含条件或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及时圈画出来,以便解题时加以注意。这样以读代审,边读边画,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达到审题的目的。
二、活动总结
1.认真仔细,读准确。
2. 咬文嚼字,读懂题。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阅读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3. 强化训练,及时鼓励。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4.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对题目中有隐含条件或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及时圈画出来,以便解题时加以注意。
三、活动成果
经过教研活动,老师们知道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抓关键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附1 学抓关键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好。可做作业却错了一大片;考卷发下起来以后,学生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这种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归结为不认真。深入分析,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吗?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问题。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学生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而教师的包办代替只能扼杀学生的思想。
一、看清读懂,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
准确理解题意是审题的前提。在审题的过程中,除了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条件、概念、公式等有正确的理解之外,尤其还要把握好某些关键性的词语,防止出现解非所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准确性,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
二、充分挖掘,培养学生审题的深刻性
很多学生解题解错的原因不是不会解答,而是没有深入审题,没有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对问题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强调挖掘隐含条件,以培养学生审题的深刻性.
(一)动口朗读是审题清晰的基础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添字等,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1、认真仔细,读准确。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司空见惯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
2.咬文嚼字,读懂题。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阅读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3.强化训练,及时鼓励。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二)悉心观察是审题全面的保证
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1.观察要有顺序地进行
比如,出示一道例题图,学生总是杂乱无章地观察着,还有的孩子重复着回答别人已经回答过的数学信息,这种现象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往往被情景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所吸引。
2.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
三、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加强对细节的处理
细节决定成败,解决问题中同样如此,有时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字母都能成为解题的关键,影响到对问题的理解:例如,“增长到”与“增长了”虽然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含义却大相径庭;又如8g和8kg,只有一个字母之差,却是相差百倍,再如有一道数学题画了10个三角,要学生从左数给第5个涂上颜色,又让学生从左数把前面的5个圈起来。一定要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清“左”和“右”,还要分清“5个”和“第5个”。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名词术语比较抽象,学生易混肴,循循善诱,以读代审。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应用题教学中,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式计算是学生的一大难题。通过多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审题就是对一道应用题题目的含义和它的解题要求进行认真思考的经过,是解答好应用题关键的一步。我们在审题时就要深入地思考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的意义,在题上用直观明显的符号标出已知条件与要求的问题,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或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对题目中有隐含条件或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及时圈画出来,以便解题时加以注意。这样以读代审,边读边画,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达到审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