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小学在“红烛守心•本真筑梦”党建品牌的引领下,秉承“学以致道 立己达人 九久归真”的办学理念,创立“德慧自省•本真家教”家庭教育新品牌,在全力抗击疫情、确保师生安全的基础上,实施精耕细作式管理,助力教师发展,引领学生成长。
一、共筑党建联盟,奠定师德师风“主基调”
第九小学党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吹响“家、校、社”党建联盟共同育人的“冲锋号”,筑造家校合作、校社合作、校企合作党建共同体,进一步盘活家庭、社会资源,有效推动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双融双促、螺旋提升。与开发区法院联合开展共建活动,通过“校院共建”模式,让未成年人切身感受法律的庄重威严、公平公正,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增强对法律的敬畏。着力打造“百名书记破百题、争先扛旗勇担当”项目,项目经验《“家校社”党建联盟,构筑育人新格局》作为典型案例发表在《大众日报》和《开发区教育发布》平台;与定海社区、国奥社区联合开展的“党建进社区·家校共育人”共建活动发表在《开发区教育发布》平台。
子曰:“居之不倦,行之以忠。”2022年初,第九小学党支部开展“师德第一课”活动,进一步提高、夯实、纯洁教师队伍思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九小“红色队伍”。党支部书记唤醒教师们“丹心如一为人民”的师德初心,引领大家着眼于提高生命价值的教育本质,在新时代承担新使命,用新思路开启新征程。此活动相继刊登在《胶东在线》《水母网》《大众日报》。
二、聚焦内涵发展,运筹教学教研“一盘棋”
聚焦循证议课,助推课堂向更“深”处漫溯。在充分研究“单元整体备课”的基础上,本学期学校深度课堂建设的着力点从“备课”转向“上课”。我们聚焦新知构建环节,选取1-2个关键学习目标,围绕“教”和“学”两个维度进行循证议课。在教与学两个“三部曲”模型的引领下,学校研制出简单易操作的课堂观察量表,形成课堂观察与分析的“问题清单”,借力教与学之间的深度关联,共同推进学习进程,实现以“评”促“观”,以“观”促“改”,努力助推课堂向更“深”处漫溯。
实施“241”工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基于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坚持“全员夯基-梯队发展-特色超越”原则,学校实施“241”教师队伍三阶发展工程。“2”即面向全员的“师德淬炼工程”和“基本功夯实工程”;“4”即基于不同层次的“领雁工程”“卓越工程”“曙光工程”和“辅导员工程”;“1”即关注骨干的“特色超越工程”。经过卓有成效的校本研修活动,教师整体素养得以提升。其中,4名教师获烟台市优质课奖,10名教师获市级优质课程资源奖,1名教师被评为烟台市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被评为烟台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学校被确立为烟台市基础教育学校建设类教研基地。30多名教师撰写论文,梳理深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完成近17万字的《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课堂改革初探》书稿。
坚持教育科研,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上求突破。多年来,学校“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构建了学校管理、级部组织、个体研究实施的三级科研网络,建立了“确定课题——定人定责——检查指导——审查验收——研讨完善——总结推广”六个环节组成的课题研究系统。本学年,一项省级课题、三项市级课题、四项区级小课题正在扎实推进。通过课题研究,带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涌现出若干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研究型教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以大幅度提升。
三、坚守德育本位,绘制五育并举“路线图”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以“本真·三域”为德育实施路径,在课堂上、校园内、家庭与社会生活中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专题培训,激活育人新源泉。10分钟例会、理论培训、我的教育故事、班主任沙龙等多样式专题培训,提升育人能力。其中,牛志梅老师在开发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校园生活,织就德育新生态。本学年以“实践促成长,劳动展技能”、“劳动助成长”劳动周、多彩实践节、“校长杯”足球篮球联赛、体能操评比活动等为抓手,多元方法夯实学生品行,做到知情相融、知行合一。以“虎虎生威启新程,虎气冲天向未来”开学典礼、“再聚云端,一起向未来”升旗仪式、“喜迎二十大,争做好队员”入队仪式为依托,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扣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劳动主题实践活动“实践促成长,劳动展技能”、“双减正当时,劳动助成长”在《烟台综合实践教育》和《水母网》发表。良好的居家运动模式获得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线上体育教学优秀案例二等奖。
整合资源,打通教育新时空。居家学习期间,召开了“相聚云端•心手相牵”、“家校携手克时坚•同心共情待花开”、“家校共携手•助力稳复学”三次线上家长会,增进了家校互信,形成了育人合力。依托党员家长资源,整合优化家校资源,建立烟台鑫弘矿山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40多个校外成长课堂,拓宽教育路径。继续做好山东省幼小衔接试点校推进工作,6月24日,与海滨幼儿园联合开展“幼小衔接促成长•走进九小共体验”主题教研活动,缓解幼小衔接教育焦虑问题。
四、强化底线意识,严密学校环境“安全网”
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抓实常规管理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强化校园安全底线意识。
精耕细作,闭环管理。学校成立五级常规检查小组,每周开展校园安全大排查,以“不二过”的原则,跟踪检查,限期整改。安全办、总务处严格食堂管理,四次接受区市场监督局抽查抽检,排查食堂燃气隐患,食品安全管理员和食堂员工定期参加平台安全培训,保证师生饮食卫生的安全。组织教师学习“识别与防治学生欺凌”、“安全生产常见隐患辨识”“如何发现和防范孩子的心理问题”“同心防溺水”安全专题,全方面、多维度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组织全校教职工参加了《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知识测试,满分率达到100%,做到全员知晓,从理论上提升了教师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积蓄微火,熔铸安全。本学年进行了8次常规应急演练、3次安全宣传月活动、16次不同安全主题班会,以班级宣传栏、知识竞赛活动、大手拉小手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身边隐患排查活动等形式,使师生员工深入了解安全知识,锻炼大家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安全保护技能。认真落实山东省教育厅组织的“同心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利用企业微信班级群广泛动员师生、家长积极参与防溺水安全知识学习培训,并组织师生参加全省的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作品征集。
五、扎实常态工作,筑起平稳发展“防护墙”
疫情防控常态化。加强各处室联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对上级作出的决策、部署的工作,严抓落实,提高速度,日清日结,事不隔夜,坚决避免喊口号、走形式。坚持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做好每日数据的审核校对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定期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把疫情防控纳入常态化工作。
近视防控常态化。坚持每学期两次学生视力检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建立“学生视力监管数据库”,将视力下降严重的学生纳入数据库进行统一监管。开展“呵护明亮双眼,共筑光明未来”爱眼护眼讲座,提高学生爱眼护眼的意识。
后勤保障常态化。加强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做到规范化、明细化,账物相符,严防学校财产的流失。加大了节能降耗检查,每周检查、通报,教师办公室、教室节能情况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在耗材管理方面,本学期打印、速印材料等节约较大。总务处在6月节能宣传周进行了“绿色低碳,节能先行”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宣传教育、实践体验、习惯养成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需购买各种防疫物资,确保物资数量达标,存放规范,出入库记录详实。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修消防器材、校园公物、花草、风扇,实时监测水质,保障学校平稳安全发展。
新的一年,第九小学将继续深耕家庭教育品牌,发挥党建联盟的育人功能,持续推进教学教研双向发展,挖掘德育渗透新领域,扎实常态化工作不松懈,让“学以致道 立己达人 九久归真”的办学理念始终引领我们继续前进,提升育人质量。
开发区第九小学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