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莱州市土山镇中心小学《妙手剪窗花》教学设计

日期:2023-11-28     

字号: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窗花作品的制作过程,亲自创作窗花,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及协作精神。

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通过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感受窗花的魅力,学会窗花的制作方法。

课前准备:彩纸、剪刀、铅笔

一、课前活动

猜谜语:一张红纸并不大,剪刀代笔巧画画,画花画鱼画人物,贴在窗上美又美。

师:关于窗花,你有什么了解呢?

生:……

(教师板书课题:剪窗花)

二、活动过程

1、欣赏优美的窗花作品,并通过视频了解贴窗花的习俗。

2、认识工具:

师:剪一幅漂亮的窗花需要什么材料或工具呢?

生:……(引导学生说出:剪刀、彩色卡纸、铅笔)

3、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手中的窗花作品,要剪出这个漂亮的作品,需要几步呢?

小组合作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先拿彩纸折、画上美丽的图案、沿着图案剪开、把彩纸展开。

(教师板书:一折、二画、三剪、四展)

4、学习折法:

师: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个窗花,想一想是怎样折出来的?你能把你手中的窗花沿着折痕重新折一下吗?

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样品还原折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提问:像这位同学先这样折、再那样折,你们能明白吗?

生:听不明白……

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折纸的几种方法。

学生拿出老师发的2号学具袋。小组同学讨论:红色的彩纸是怎样折的?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对折后又将其平均分成三份,这种折法叫做三角折叠法。

学生继续讨论其他彩纸的折叠方法,然后学生动手练习四种不同的折叠方法。

师: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一下这三种折叠法剪出来的窗花,哪种最漂亮?为什么呢?

生:线条丰富。

师:那么,折叠的次数与图案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说出,折的次数越多,图案的线条越丰富。

5、学习画纹样(出示课件:各种纹样)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我们的讨论,知道了折叠重要性,那么这些美丽的窗花的样子是怎样来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剪纸中的纹样。

师:这种纹样像什么?

生:……

师:对,像锯齿一样的就叫锯齿纹,又叫毛毛纹,主要用于动物身上的毛发表现,也可以用做小草,而且造型变化多样,可直,可弯曲,锯齿的间距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变化。

师:第二种像什么?

月牙纹:一个月牙的形状,上要用于动物的眼睛,身上的花纹等。

水滴纹:像小滴的形状,多用于眼晴。多个小滴形状可以组成小花的图案。

柳叶纹:像柳树的叶子,4,5,6片等可以组成花朵。

云纹:像云朵一样,有着吉祥、如意、美好的像征。

水波纹:像水的波浪一样。

出示一张窗花,让学生找一找刚才学过的纹样。

6、学习剪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剪窗花的折叠方法、画纹样的方法、接下来的剪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剪直线的的时候要求:没有毛边,锯齿纹要尖如麦芒。

曲线:要有弧度,流畅,圆如秋月。

7、教师示范:

师:学习了这么多剪纸的知识,我们得操作一下,谁想先试一下呢?老师来,但是有要求,请认真观察老师的折法、纹样。(教师边剪窗花,边介绍)

8、请同学们用六角折叠法,剪一幅窗花作品

指生读一下温馨提示。

学生操作时,教师收集优秀作业。

9、学生按照标准评价作品,评选“小妙手”

三、谈收获

四、拓展延伸

认识身边的剪纸艺人,从而引申出工匠精神。

 

教后反思:

1、上课伊始,通过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审美体验,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入跃跃欲试的状态。学生会表现出惊讶、赞叹、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强烈的创作冲动。通过电教化手段,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达到了创设情景,引入新知的目的。

2、学习折叠的方法时,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实实在在区分不同的折叠方法,感知他们的区别,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分组讨论,组内同学开始意见不统一,发生争论,最后在事实面前达成一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3、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自主性能力,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师生互动,交流信息,培养合作性能力。教师进行必要的演示,展现了师生民主平等,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

4作品评价的目的在于总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模式采取交流评价方式。通过互评促进学习的自我教育,促进相互了解。交流评价不近能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在教师适当引导下的评价要有弹性和灵活性。要给学生留有各自的发展和机会,充分及时地对学生给予肯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