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1月17日举行烟台市属国有企业记者见面会,烟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浩,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强,冰轮环境常务副总裁舒建国介绍冰轮环境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宫海涛:
各位线上线下的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烟台市属国有企业记者见面会。
今天,市国资委以市政府新闻办名义举行了烟台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我市国资国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为了让社会公众更直观全面地了解我市国有企业在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我们将接续举行3场记者见面会,邀请部分市管企业、大型市直企业领导与各位记者朋友见面,介绍今年以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本场记者见面会,我们邀请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王浩先生、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强先生以及冰轮环境常务副总裁舒建国先生,共同出席今天的见面会,向大家介绍冰轮环境的发展情况,他们还将围绕今年来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王强书记介绍冰轮环境总体情况。
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王强: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面对超预期突发因素的严重冲击,冰轮环境保持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认真贯彻“两增一降三提高”经营方针,践行“居安思危、向新而上”经营方略,在严峻复杂形势下保持了生产经营的稳健发展,主要经营指标逆势增长,在危机中实现了韧性成长。
今年1-9月份(考核口径)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29.7%;实现利润总额7.5亿元,同比增长68.9%。(出口交货值14.6亿元,同比增长138.6%)
2023年前三季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一是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十三条措施全面启动。通过调整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市场化经营机制和中长期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动力活力,“国有体制、市场机制”新发展模式成效不断显现。冰轮环境入围国务院国资委扩围后的“双百企业”,在省市国资委指导下制定了2023—2025年“双百行动”改革方案和改革台账,在更高平台上将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被市国资委授予高质量发展贡献企业、改革攻坚先锋企业、引领示范项目。
二是重构适应跨国管理的新型管控体系。邀请多家专业咨询机构,从战略梳理、架构整合、风险管控、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多轮调研沟通,目前管控运营重构项目已经启动,着手建立适应跨国公司管理、支撑未来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集团化运营管控体系、风险管控体系、企业文化体系。
三是核心技术引领企业发展。2023年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占比不断提高,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70%,荣获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先进制造奖”一等奖、中国制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际级绿色工厂等荣誉。新增1家国家级专特精新“小巨人”企业、2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烟台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目前冰轮环境共拥有3家国家级专特精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冰轮及旗下企业进入烟台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倍增培育企业名单的企业达到5户,其中龙头骨干型倍增培育企业3户(冰轮环境、顿汉布什中国、现代冰轮重工);高成长创新型倍增培育企业2户(智能机械、换热技术)。
四是进军低碳能源大赛道。围绕低碳能源利用、分布式能源、氢能装备、工业热管理等领域,加快低碳能源产业布局与突破发展,开展低碳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制及产业化,获评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的第四届CDI开发区创新发展大会“优秀合作伙伴奖”;与烟台开发区招商局投资签约冰轮西交低碳能源装备产业孵化园项目;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协同研发试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以及发电系统,拓扑支撑未来发展的第二曲线;与万华化学合资成立烟台冰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5万吨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投入生产,是胶东地区首个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不断完善冷热耦合的产品线和系统技术,从吸收式热泵到离心式热泵再到螺杆式热泵,从热水热泵到蒸汽热泵再到膨胀机发电,从污水余热利用到海水余热利用再到工业余热利用,冰轮的“工业热管理”技术正在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替代“三高设备”实现节能减排。
五是进军数智工业大赛道。围绕卓越成长与数字治理体系,融合MCP平台技术,建立全链条全要素的运营数字化,实现智慧运营,重点推进了制冷主业数字化人力资源、制造运营协同管理系统等项目。围绕智能制造与工程技术,融合云大物技术,推进工艺场景数智化、过程节能低碳化、生产展示一体化、园区建设智慧化,重点推进了数字员工RPA平台、制冷主业多产线变批量自协同能源装备智能化制造园区建设、换热装备多品类柔性混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等项目。建立智能控制集成技术优势,拓展数智化增量业务,在智能制造、能效驱动、数字运营实现了12个细分领域的全面突破。
六是市场拓展取得良好成绩。克服经济下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围绕双碳、国内大循环、新基建、新能源,围绕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国企投资,积极抢抓结构性增长机会,1-9月份国内、海外市场收入增长显著。继续保持商业冷冻、余热回收、轨道交通中央空调等市场的领先优势,工业冷冻、能源化工、数据中心、工艺蒸发冷等领域取得突破。
未来重点工作安排有如下几点:
冰轮环境继续贯彻“两增一降三提高”经营方针,践行“刷新系统,重启增长”经营方略,确保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以新机制激发新活力,打造“国有体制市场机制”国企改革新典范。二是加快推进低碳能源转型,推进多能互补的绿色清洁能源在制冷空调领域的综合应用,实现能源阶梯及利用、余能综合利用、能源高效利用,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三是加快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建立各板块全链条全要素的运营数字化,实现企业智慧运营;推进多品种变批量自协同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园区、企业级智能RPA平台整体开发应用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大自主软件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继续研究工厂、能效等领域大数据建模等工作。四是新产品引领核心赛道新优势,坚持产品领先,加大关键重点领域和新赛道的投入,确保核心事业板块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75%力争4%,确保研发投入同比增幅加速提升。五是以资本运营助推跃迁成长,坚持生产经营、资产经营、资本运营三轮驱动,在生产经营稳健发展的基础上,聚焦“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主线,通过资本运营整合、延伸产业链,实现跃迁成长与高价值增长,共享发展红利。
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宫海涛:
感谢王书记的全面介绍。
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大家举手示意我。
齐鲁晚报:
冰轮当下和未来几年在低碳能源事业发展领域中有什么重要举措和规划?
冰轮环境常务副总裁 舒建国:
冰轮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号召,结合自身核心技术,在工商业余热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氢能核心装备等方向发力,构建了完整的产品体系,覆盖从零下271℃至200℃的温度需求以及0-90Mpa的压力要求,并辅以数字化赋能,构建绿色低碳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冰轮环境在工商业余热回收利用领域,针对不同的余热范围和用热需求,可实现由热制冷、由热制热、由热产汽、由热发电等,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回收再利用,已覆盖绝大多数工商业用能场景,替代燃煤或燃气锅炉,显著节约化石能源消耗,并同时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与排放问题。
冰轮环境在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方面,在国内已有几十个应用案例,年直接减碳量累计达800万吨。冰轮与万华合作建设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可年产固态二氧化碳干冰15万吨,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减排,还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冰轮环境聚焦氢能核心装备,开发了高压隔膜氢气压缩机、喷油螺杆氢气压缩机、高速离心氢气循环泵等一系列氢能产业链当中的核心设备,为氢能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并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完成了核心技术储备,探索氢能进一步广泛使用的技术路线。
未来冰轮将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并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合作,继续强化科研能力,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绿色低碳领域中的核心技术难点,实现多场景,多维度的绿色低碳能源替代供应,从碳达峰走向碳中和,实现零碳和负碳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冰轮将进一步整合相关产品,提供零碳智慧产业园区系统服务,结合园区特性开展定制化服务,整合冷热水汽电污废等相关生产要素及排放,实现多形态能源互联平衡的绿色生态循环,融合原材料、产品、生产工艺、生活环境等多维度元素,助力零碳智慧产业园区发展。
还将探索碳汇碳交易,随着双碳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碳汇碳交易将逐步落地,冰轮现有的产品和系统技术,除了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外,其碳汇碳交易的价值,也将逐渐显现,冰轮将结合自身客户群体,将产品及系统产生的减碳价值具象化,结合碳交易平台及工具,进一步创造社会价值。
大众日报:
工业数字化摆在所有大型制造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冰轮环境在这方面有哪些实践?冰轮环境未来加快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具体措施?
冰轮环境常务副总裁 舒建国:
冰轮环境的信息化起步于1990年,多系统并行、信息孤岛化、信息碎片化是那个时代的信息化特点。2010年,公司开展新一轮信息化建设,按照“系统思考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的方法论,聚焦管理精益化、运营平台化、流程自动化、组织角色化、决策数字化,沿着客户价值链打通了端到端的流程,规划实施了冰轮运营管理协同平台建设MCP,并于2013年年中成功上线运行。得益于MCP平台建设,公司的人均效率、存货周转率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制造费用率持续下降,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竞争能力。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纵深发展,2015年冰轮环境开始规划实施MCP2.0,开启了冰轮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的新篇章,先后建成全球最大全流程数字化的智能铸造工厂、智能化压缩机数字原生工厂,分别获得中国智能标杆工厂、山东省省级智能工厂等荣誉称号。
2022年,通过收购深蓝机器、太原刚玉,冰轮正式进军数字工业领域,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能效驱动等细分领域持续发力。
近十年来,冰轮环境运营数字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串珠成链、萌发硕果。从全面运营数字化到数据驱动决策智能化,从3D打印的智能铸造工厂到数字化压缩机原生工厂,从数字孪生到绿色低碳园区,从智能产线到MOMLOS、智能决策系统开发等等,都融入了冰轮人的创新智慧,成功践行数字化,已经引领了冰轮前一个周期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冰轮环境将围绕卓越成长与数字治理体系,融合MCP平台技术,建立各板块全链条全要素的运营数字化,实现智慧运营。
围绕智能制造与工程技术,融合云大物技术,推进多品种变批量自协同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园区、企业级智能RPA平台整体开发应用、智能机械气缸盖数智生产系统、自组织超柔性高效换热材料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
围绕数智工业战略,融合工艺+自动化+数字化,围绕场景解决方案,继续加大自主软件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继续研究工厂、能效等领域大数据建模,实现细分业务的自主寻优控制;继续加快智慧物流、智能产线项目的市场拓展订货。
凤凰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冰轮环境实现了健康平稳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方面,市国资委都采取了哪些举措?
烟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王浩:
积极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目前,实现了市管(市直)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全覆盖,同时鼓励企业在更大范围、分层分类落实各级管理人员责任,做到“人手一契约、人人有本账、人人担指标”,最大限度把各层级管理人员的活力激发出来。下步将深入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干得好就奖励,干不好就调整,年底前市管(市直)企业集团原则上全覆盖,二三级子企业覆盖面超过60%,到2025年年底前在各级国有企业普遍推行。
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推动企业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用足用好员工持股、分红激励以及超额利润提成、项目跟投、虚拟股权等中长期激励政策,到2025年,符合条件的竞争类企业普遍开展中长期激励,充分激发骨干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全面加强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管理是企业决胜于市场的最基本战斗力。当前,市国资委正在下大气力指导国有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制定国有企业合规管理试行办法,不断健全完善高质量合规管理体系。着重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打造“规范、精益、集约、稳健、高效、智慧”的财务管理体系,切实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
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宫海涛:
各位记者朋友,刚才听了发布人的全面介绍和详细解答,相信大家对冰轮环境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各媒体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醒目位置,多角度、多形式、全方位地宣传报道好冰轮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的亮点成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本场记者见面会就开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背景材料里提供给大家的联系人。
感谢王主任,感谢王书记,感谢舒总裁,谢谢记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