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专题 >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 部门动态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23-11-17 09:57:42 信息来源:

11月16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烟台市“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隋玉娜,蓬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照军,龙口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刘宏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大众日报:烟台市在构建基层政务服务“大架”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隋玉娜——

提升了“硬件”,环境更舒心。近日,省印发的《政务服务社会合作网点建设规范指引》,包括前期烟台市出台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手册》等文件,都明确了基层政务服务机构的硬件建设要求。近年来,烟台市遍布城乡的基层政务服务站点、网点,全部按照要求逐步建设普及开来,不论是交通的便利性、场地的标准化、设施的完备性、服务的人性化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让基层群众享受到了更加舒心惬意的办事体验。

更新了“软件”,办事更省心。大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以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网络、有设备、有经费、能办事的“六有一能”理念为基本要求,在市县乡村四级推进政务服务场所共建共享,为企业群众提供集政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站式连锁服务;按照“依法依规、利企便民”的原则,重点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且适合在基层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镇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持续动态调整更新,确保与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及时有效衔接,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联动;上线了政务服务地图,为企业群众提供大厅位置、各类服务网点布局、自助服务终端布设、工作时间、咨询电话等服务信息,并提供位置导航,实现基层政务服务看得见、查得到、能操作。

培育了“心件”,政群更贴心。大力培育为民服务情怀,夯实服务举措,密切政群关系,通过下沉办理50个个人事项,最大程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通过实行“容缺受理”服务,真心体验群众难处,让更多群众享受“先受理、后补缺”的便利;通过推行“综合窗口”服务,打破镇街的地域局限,让更多群众享受“就近办”“一次办”的高效;大力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全面公开帮办代办员身份、联系方式,群众“一声招呼”“一个电话”,就可免费享受帮办代办员的进村入户、政策解答、帮办代办、进度跟踪、信息反馈等服务。

中新社:哪些网点可以被认定为“政务服务社会合作网点”?政务服务社会合作网点建设对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有什么促进作用?

蓬莱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张照军——

政务服务社会合作网点,是指为拓宽群众办事渠道,由政务服务管理机构与银行、邮政、电信、医院、商场、园区等合作开展政务服务工作的场所。政务服务社会合作网点建设应遵循依法依规、因地制宜、互利共赢、便民利企的原则。

政务服务社会合作网点是基层政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布局社会合作网点,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打通服务企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蓬莱区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与节点式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进社会合作网点规范化运行、人性化服务。提供“一对一”服务,打破传统柜台式布局,通过开放式服务区,为群众提供“肩并肩”“手把手”“一对一”服务,消除了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双方的物理隔离,提升了互动性和亲切感。提供“一网办”服务,按照工作规范要求,“能网上办的网上办,能掌上办的掌上办”的思路,在各网点多方位推广网办,让服务更便民、更高效。提供“一件事”服务,依据各社会合作网点承办的事项情况,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企业开办一件事”等个性化、定制化的“一件事”主题链条,并对重复材料、办理环节进行优化,形成“一张表单、一套材料”,解决了以往流程不清不会办、材料不全往返办、联办事项多头办等问题。目前,各社会合作网点日均服务300人次,事项网上申报率80%以上,办理事项12000余件。

凤凰网:龙口市积极推进“政银合作”,设置了政务服务“蜂巢驿站”,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何?

龙口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 刘宏——

龙口市的区域特点是东西两城区域分布,目前西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有2万多家市场主体,量大面广。为了让企业群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统筹整合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工商银行三方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内容,在龙口支行设置了龙港商事登记服务站,通过线上申请、数据流转及远程审批等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市场主体登记服务、材料预审、营业执照打印、印章领取、指导电子营业执照下载应用,以及银行开户、金融贷款等企业开办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窗口前移。目前共办理业务5123件,实现了市场主体登记“就近办”、银行开户“零距离”。

所谓“蜂巢驿站”实际是政务服务进园区的相对形象表述,是通过建立在园区、项目区上的小小工作站,聚焦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将政务服务“蜂巢驿站”建设与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度融合,通过聚合多方资源、多个渠道、多种形式,为园区和企业提供一站式“零距离”政务服务。同时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完善“批前辅导、全程服务、并联审批”等工作机制,创新多样化便企服务方式,逐步实现由“端菜”到“点餐”的实质性转变。服务内容上,根据各园区的功能特点,在办事需求较大的园区设置全时服务型蜂巢驿站,建立“窗口前移、就近服务”工作机制;在其他园区设置互动响应型蜂巢驿站,建立“一呼即应、无需不扰”工作机制;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设置靠前服务型蜂巢驿站,建立“靠前服务、精准服务”工作机制。针对开发建设比较成熟的园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主要办理市场主体设立、变更、注销,以及医保、社保等高频公共服务事项;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的园区,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主要办理立项用地、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阶段的许可事项;对于各产业链条、龙头企业、重点项目,通过主动对接发展需求,主要提供量身打造的定制服务。

这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依托高新园招商机构设置的“蜂巢驿站”,创新推出“政务服务+招商”服务模式,着力打造从前期招商到后期建设的“一条龙”服务,在招引阶段,对相关政策、申报事项进行详细讲解,使招引工作更精准、更高效。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建立项目管家+企业联系人+相关部门联系人的(1+1+N)模式,协调相关部门围绕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批前辅导、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的全链条服务,截至目前,已为80多家企业提供批前辅导,现场处理审批类问题120余项,有力加速了项目推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