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将坚决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文件精神,切实改善课堂生态、激发课堂教学活力、聚焦“互联网+课堂”、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一)严格教学常规
1.规范管理,做到“六检查”:一查教师到岗情况。看教师是否提前候课(课前1分钟)、有无缺岗、迟到、早退和拖堂现象;二查是否按课程表上课,有需要临时调课的需填写调课单。三查是否带教案上课,及时整理好自己的备课,十年以上教师可使用循环教案,其他老师务必人手一份教案。去年语文学科是全区集体备课,语文老师要将教案准备好,本学期区里未组织,老师们以级部为单位备课,在12月督导检查时将两个学期的教案做好。四查有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规现象。五查教师上课情况,首先不允许在课堂接打电话。其次重点落实教师是否有序组织教学,不能出现大声喧哗、学生随意下位走动等无组织的活动,坚决做到教室“不空堂”;六查学生常规习惯。
2.精准备课,做到“有准备”:首先是规范,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到备课的基本板块、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计与教学重难点的契合。其次是备课要体现个人思考和风格,在备课上有修改痕迹,要体现“信息技术2.0融趣育能智慧课堂”的特点和理念。
3.认真听课,每学期教研组长25节,三年以上教师20节,不满三年25节。
(二)骨干教师培养
1.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大赛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学素养。通过大单元现场会展示教学成果,落实实施大单元教学。教育分局通过各学校教学质量检测评估,推选区级教育教学先进个人。
2.加强课题研究,本学期部分课题结题,希望参与课题的老师认真准备材料。市级区级十五五课题即将开展,学校会选拔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参与,有这方面打算的老师可以提前准备,课题研究不是挂靠别人缀上名字,要真正做起来。
(三)聚焦信息2.0工程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研修活动。积极探索能力提升工程2.0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的融合发展,突出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与方法指导、微课程设计与制作等微能力的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师生养成发展
学生:
1.开展读书工程,一是加强晨读指导教学力度。各年级结合制定的诵读内容有计划进行晨诵,利用好早晨时间,确保“落座即读”,班主任及语文老师及时到位。二是做好读书记录积累工作。做好班级学生阅读汇总,定期开展读书心得展示,让学生将记录变为日常习惯。三是继续打造公众号和校园广播展示平台。学生展示已经成为常态,教师继续严格把关提升质量,发掘学生才艺,创造更多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微信公众号继续推出“我读给你听”、“我写给你看”、“为你讲个好故事”、“我的快乐阅读”等相关阅读、书写栏目,为学生的阅读引领了方向。四是通过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周三阅读日,十月读书节,各班精心设计读书活动,校内举行诗歌朗诵、故事演讲等活动。
2.开展书法工程,利用好每周五的书写日,进行硬笔书法练习和展示;引进校外书法机构指导学生写字;进行每月汉字听写大赛和快速作文大赛,生字书法两手抓。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比赛。
教师:
1.教研跟随张天岭主任、毛新敏主任的安排,各级部教研组长每周自行组织级部老师探讨教学进度、教材内容,做到有准备无困惑上课,尤其新教师要勤思善问,及时请教。教研组长要尽职尽责,不能懒懒散散。
2.积极参加校内课堂展示,认真准备,尤其欢迎老师自荐进行区级交流,暑假期间第二轮骨干教师学习,希望所有青年教师都主动参与提升自我,学校也会秉承多学多得的原则给予奖励。
3.积极撰写教学日记课堂感悟班级小结,在工作中多思考,提升自己管理艺术,鼓励大家在区内进行交流。
4.积极探索学科研究兴趣,学科的发展途径很多,老师们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重点发展一项努力成为专家,虽然学习研究的过程是漫长的,但是总会有回报。希望老师们也能发掘自己内心的兴趣,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