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福山区城关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日期:2023-10-26     

字号:

烟台市福山区城关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城关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烟台市福山区城关中学

 

一、教学主张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和践行的主题。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的工作目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十八个基本要点。它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基于此我校提出了“一心三环六步”课堂模式的探究

“一心”指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目标为导向,问题为引领,评价为准绳,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环”目标、问题、评价三个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六步”是将目标、问题、评价三个环节具体化为六个步骤即: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小组研讨、质疑点拨、归纳总结、达标检测。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学、研讨、质疑、总结、巩固;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自学、研讨、展示、总结、检测。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行为同步,构成课堂教学的六步。

二、“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操作

(一)第一步: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模糊不清。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的内容。要准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学习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出示学习目标的时间要适当,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学习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学习目标?

目的:让学生总体把握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骤:

1.设法激趣导题。

2.明晰学习目标。

操作要领:

(1)制订紧扣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准确制订出课时学习目标,做到具体、准确,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2)学习目标的制订要做到可操作、可检测。

(二)第二步:自主学习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完成自学检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是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全过程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点拨讲解做准备。   

自学环节,要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和检测。     

出示自学指导,时间要适当,学生主要是通过听、看、想、记,明确自学要求。明确自学指导以后,教师一般还会鼓励学生“下面开始自学竞赛”。学生便在“自学指导”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紧张地看书,替代老师传授课本知识。    

自学的方法,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至于自学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个人情况,选择以下几种:了解基本内容,扫清字词障碍的浏览式;圈点、勾划、批注、摘抄的评点式;研讨课文重点、难点的探讨式;试作各种练习的技能训练式;从复习旧知识转入接受新知识的复习式;精读博览、拓宽知识面的辅助式等。学生用双色笔自主学习。    

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学生紧张、快节奏的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要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看书是展示、质疑、探究、当堂达标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不过多走动,不在黑板上写字,不走出教室,不东张西望,要用眼睛巡视,要形成学生专心读书、思考的紧张氛围,切不可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目的:按照教师的指导,学生自己去看书、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步骤:

1.生自主学习。

2.师巡视指导。

操作要领:

(1)学生带着自学提纲(或导学案、预设问题),独立自学课本,从中发现问题,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做上标记,有待交流解决。

(2)教师通过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提问、检查自学作业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三)第三步:小组研讨

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合作探究,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设置的探究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寻求规律,帮助学生归纳方法,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运用。教师 “以学定教”,即通过分组展示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怎样教(教法)?“讲”多长时间?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会因学情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有针对性地讲解(六种讲解),归纳提升,形成结论。

小组研讨时,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合作讨论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对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讨论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求规律,真正让学生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小组讨论时,教师讲解的方式一般有六种:即补充讲解(教材上不全的,学生理解不全的要补充)、更正讲解(学生理解有误的)、点评讲解(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就学生答的内容和方式等作精当的点评)、归纳总结讲解(把零散的答案要点归纳总结到一起)、按顺序讲解(按问题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拓展延伸讲解(由个别到一般,走出教材)。

目的:按照自学提纲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问题分别进行独立自学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进行研讨,增强学生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

1.研讨生疑。

2.互助释疑。

操作要领: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四人合作、交流、研讨,并生成新的问题,再研讨。

(2)教师通过巡视、倾听、质疑、询问、提问、上堂板演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发现、搜集、整理学生研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疑难问题,引导全班学生互助研讨,教师为下一步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第四步:质疑点拨

目的: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质疑、争论、辩解、分析、更正、补充等互动形式,形成班内全员参与、积极探究、氛围热烈的场面,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使学生再次享受获得知识的快乐。

步骤:

1.引导质疑。

2.师生答疑。

操作要领:

(1)学生质疑、答疑的过程是“兵教兵”的过程,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与不对,完整与不完整,对学生教得不对的,不完整的,教师要引导其它学生更正、补充。

(2)教师引导的答疑、点拨内容应该是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已掌握的,教师一律不再重复。

(3)教师引导的答疑、点拨、更正、补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议、动手做、动情读、动笔写、动脑思”好习惯,所以,教师答疑、点拨、更正、补充过程中,要充分鼓励学生质疑、发问、求异思维,迁移延伸。

第五步:总结归纳

目的:师生梳理,总结所学知识、总结学法。

步骤:

1.归纳知识。

2.反思学法。

操作要领:

(1)通过完善教师板书,总结归纳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区别、联系及其规律。

(2)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教师只作更正和补充。

第六步:检测达标

通过完成当堂达标测试题,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测试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达标测试题,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作题或思考题。通过巡视、批改、提问、举手,了解哪些学生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当堂达标测试题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教师要精心设计达标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并且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试题分为“必作题、“选作题和思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达标检测。检测是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在本节课上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程度,因此教师要了解达标情况,对没有当堂达标的学生,要记下姓名,作为“日日清”的对象。     

强调学生纠错,有错必纠。学生如果做错了,必须更正,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更正错误。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教师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教学难点和规律,又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题目,反复练习,弥补漏洞。

目的: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本节课目标达成、问题解决的评价体系。

步骤:

1.独立答题。

2.评价反馈。

操作要领:这是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一步。教师精心设计检测题,当堂测试,全面客观地测评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查漏补缺。学生要按时认真完成检测题,组内互评、纠错或全班展示,教师要有针对性的点评,反馈矫正,要让学生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拓展训练和知识的迁移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三、教学特色

此教学模式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读书、读中感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展示出来,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的自信心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借助“劝说会”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综合能力的锻炼。设计选择性作业,促进学生把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情感延伸到课外的实践中去。

此教学模式以目标为导向、以自学为主体,科学评价为检验方式,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独特的体验和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追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学科学习具有科学精神、掌握了学习的能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