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好政策+好项目+科技支撑+精心管理”,2023年秋月梨销售取得了好的收益,烟台-巫山东西协作又结硕果。巫山县秋月梨作为烟巫科技协作援巫项目自2019年开始实施,从“中国梨乡”烟台莱阳市引进种植,率先在巫山县金坪乡袁都村建设现代标准化秋月梨示范园。5年来,在烟巫各级领导、专家的指导下,秋月梨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今年,秋月梨已进入结果期,产量和效益很可观,极大促进了乡村振兴,带动果农发家致富。
巫山县地处高山地带,从海拔300米到海拔1200米,地势陡峭,具有显著的立体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2℃,全年无霜期320天左右,年总降水量1029.5毫米,相对湿度68%,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540小时。是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空气、水、土壤的质量标准达到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并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矿物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区域是种植秋月梨的优势产区。当地居民很早就有种梨的传统,至今好多乡镇依然保留着当地几十年的老梨树,树势和产量保持良好。经过近5年的栽培管理,发现秋月梨完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自烟台的专家们带着秋月梨种苗以来,通过采取“党支部引领+山东专家技术支撑+合作社统一管理+市场化销售+品牌化运营”模式,烟台安排多批次的果树专家,通过开展讲座,现场示范,加大对广大村民相关技术的培训。组织分村开展栽种、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栽培等新技术培训;建立农技人员联村包片制,分村落实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开展技术指导。并组织山东企业落实田间管理指导和技术服务,大力推动水肥一体化、网格支架种植、低杆套(间)作、生物防治等科学种植技术,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同时组织巫山农技人员、秋月梨种植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到烟台莱阳秋月梨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仅教会了村民们如何更好地种植秋月梨,更为秋月梨的收成打造了良好“地基”。
目前,巫山县秋月梨栽培面积3000亩,主要分布在金坪乡、铜鼓镇、庙宇镇等乡镇,有50%面积已进入结果期。金坪乡是最早引进秋月梨种植的示范乡镇,也是核心产区,面积1800亩,其中,袁都村是2019年最早建立的现代标准化示范基地,面积680亩,有300亩已进入结果期,产量约15万斤。8月26号,金坪乡秋月梨第一届采摘节在袁都村成功举办,秋月梨汁多脆甜,肉质细腻,赢得了外地客商和游客们的纷纷称赞。仅仅用了 20 天时间,以平均16元/公斤的价格全部卖完。真正走出了一条东种西种、富民强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为进一步促进秋月梨产业健康发展,巩固东西协作成果,今后工作重点为:
1.积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鲁渝协作项目资金和地方财政支持,加强道路、储水池、水肥一体化设施、网架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配套喷药设施、割草机械,提高工作效能。扶持一批冷藏保鲜加工企业,对已建的小型冷风库进行库容量扩建,设备升级改造。新建高标准的气调库,配备新型的果品分级包装生产线,进行采后果品及时的初加工,和保鲜入库工作,延长果品供应期,保证果品品质,提高果品的附加值。
2.继续加大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示范基地
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秋月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秋月梨园生物有机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的用量,以提升秋月梨的品质为主,合理确定产量,提质增效。推广应用轻简化的管理模式,包括轻简化修剪技术、化学疏花疏果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推行网架拉枝技术,保持果园通风透光,作业便利,提质增产。为巫山县秋月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品牌创建和宣传推介,拓宽销售渠道
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巫山秋月梨的特色品牌,彰显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地域特色,走出一条品牌化道路,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地域品牌,实现以品牌提质量、以品牌扩影响、以品牌增效益,做大做强秋月梨产业。同时,要加强秋月梨的宣传和推介工作,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主流媒体,自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巫山秋月梨品牌。政府部门牵头举办秋月梨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文旅活动,引导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参加全国性的农产品展销会、评比大赛等赛事活动,提高巫山秋月梨的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依托,实行秋月梨收购、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服务,主动对接国内大型商场、超市,水果批发市场。利用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4.加大科技支撑、培训力度,促进秋月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今后将继续加大果树科技推广人员和果农的培训工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聘请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进行培训、指导,组织本地的专业技术人才、果园大户到先进的地方参观、学习,全面提高农技人员和果农的种植管理水平。